新闻观察:广州大叔地铁上自证未偷拍仍遭曝光

厦视直播室 2023-06-13 20:53:02

2023-06-13 20:53:02

我们常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上传一段视频、一张照片,只需要手指动一动就能完成,但稍不留神你就可能触碰红线。近日,广州地铁8号线上,一女子怀疑一大叔在偷拍自己,要求检查手机相册。在大叔自证清白的情况下,涉事女生仍将视频发上网,并称大叔是“猥琐老头”“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我就不用去维权了吗”……这种“莫须有式的维权”很快引发众怒。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近日,广州地铁8号线上,女子看见一大叔蹲着玩手机,怀疑对方偷拍自己,便要求检查对方的相册。在大叔“自证清白”后,该女子仍在网络曝光大叔是“猥琐男”,称其手法娴熟不是第一次作案,并表示既然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女子的做法引发众多网友质疑,有网友表示女子是恶意造谣。目前,女子所发博文已删除。事件中大叔的儿子邓先生表示,希望该女子能够公开道歉,否则会考虑起诉。

“大叔”儿子 邓先生:现在我们肯定要她公开道歉才行,这个事情对我们影响太大了,我父亲是工地上的农民工,那天他刚好休息,他就去外面逛一下,回来的路上就遇到这个事情了,当时拿手机给她看了没有偷拍,我爸以为没什么事情就回去了,可是那个女的还是把它发在网上了,诉求是要求她公开道歉就行了,要不行的话,我们肯定要起诉他,我老爸现在我打电话给他,他还说不要管 他不懂这些的,他说发到网上让她删掉就行了,我作为儿子看到肯定是受不了的。

当晚,该女子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此前该女子被曝出系四川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对此,事件中大叔的儿子邓先生还表示,对方是学生,这次犯错了,再给她一次机会。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回应,此事已经在调查,具体情况等待官方通知。

【广州大叔地铁上自证未偷拍仍遭曝光: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尽管当事者已经表示谅解,但对于姗姗来迟的道歉,公众依然意难平,舆情也没有平息。一桩小事演化成一场公众事件,相信涉事女生已经追悔莫及。但作为成年人,犯了错误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首先从一般的法律层面来看,当事女生在未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将大叔曝光在网络上,并称其为“猥琐男”,可能已经涉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其次当事人报警后,根据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披露隐私,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侮辱罪等。最后当事女生也因自己的鲁莽行为被“人肉”,成为了“另一种受害者”,可以说这一事件发展到现在,没有人是“赢家”。

【新闻观察:莫须有式“维权”——维权即侵权】

关于女研究生莫须有式维权,事情最初的发生确实是女学生从维护自身权益的角度出发,去怀疑一位大叔是否存在偷拍行为,但是,随着女学生后续的操作,这一事件却演变了各方声讨、谴责女学生的公共事件。对于如此维权,你有怎样的观察?

从女学生的维权来说,我觉得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女学生在地铁乘车过程中,怀疑对面的大叔对自己进行了偷拍。那么,这时她勇敢地走过去,要求大叔做出解释。我想这一步的维权动作,要给女学生点赞的,因为她这样不止是维护自身的权益,也会制止和惩戒偷拍等违法行为。不过,实际的情况是,大叔当场打开手机,展现图片和视频,自证清白,并没有偷拍的问题。客观的说,女学生的维权已经到此为止。但是之后,女学生在网络平台发布了视频,并且配上了“猥琐老头”“手法熟练”等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文字表述,那么,这个动作,我认为已经超出了维权的边界,而是女学生意气难平、做出的情绪化分享表达,但是,这样的表达实际上已经侵犯了大叔的权益。

如今,舆论一边倒的在谴责女学生,但是我想在这个事情中我们更需要厘清法律的说法。一些法律人士提出,从民法典来说,女生的做法可能侵犯了大叔的肖像权、隐私权等。再一个在治安处罚法方面,对于侵犯隐私也有相应的罚则;另外,最近大家在关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有关惩治网络暴力的相关指导意见,其中也明确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行为,也属于网络暴力的范畴,那么,在大家等待女学生所在的大学做出处理的时候,我们的司法实践是不是也应该发出清晰的声音,对于这一事件做出法律方面的认定。

【“伪公益”视频泛滥 背后是“真搞钱”乱象】

近年来,一些网络曝光的事件常常引发大家的关注,有些曝光者的初衷是善意的,但也有一些人打着“网络曝光”的旗号泄私愤,或是为了获得流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流量”变现成为了新兴的产业,于是有个别网络主播为了赚取“流量”更是不惜拍摄虚假视频博取网友同情,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接着看。

惩治无良商家、教训不孝子女、拯救农民伯伯……近几年,这些场景在多个网络平台出现过。这些看似坚守公益的主播靠着讲述令人落泪的人生故事,收获了巨大流量,开直播、带货,赚取高额收益。许多不知情的观看者被视频打动,留言表示要帮助他们,更有人在主播直播时打赏、购买他们带货的产品,表达自己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

受访者 周女士:有的人第一次刷到,比较同情也有可能(下单)。

受访者 吴女士:身边的确会有人停不下来,一看看好几个小时,在上面买了几千块东西在上面。

但有不少人表示,自己本着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信任下单,换来的却是那些主播为了“搞钱”而做的“假慈善”、“伪公益”。短视频用户王女士就告诉记者,自己的表妹就曾经在一个说自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主播的直播间购物,结果买回来之后发现商品质量极差,又不能退货,只能自己吃哑巴亏。

受访者 王女士:还是要管一下吧,有一些人确实没有分辨能力,看了还是会上当受骗,不太好。

受访者 周女士:有一个女孩到乡下去(直播),她本身没有那么惨的,其实她卖货也很挣钱,但是每天还是穿得很差,搞得很邋遢,(所以觉得有点刻意了)。

【抖音、快手平台新规剑指“假慈善”、“伪公益”】

这些虚假摆拍等乱象频出,不仅消耗着大众的信任和善意,更让真正有困难的群体得不到帮助和支持。为治理这些“假慈善”、“伪公益”以及恶俗炒作等行为,抖音、快手等平台近期陆续发布新规。

近日,抖音更新了关于抖音公益内容治理的最新规范。新规明确要求,公益类账号,不得进行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行为。严禁以公益为由,博取关注、骗粉骗赞、非法获利。如发布摆拍、“贫困悲惨”、夸张凸显社会与家庭矛盾等不实信息内容,或借助发布“助农”“助老”“助残”“助困”等内容,谋求商业变现。

根据新规,账号如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主体需持有相关资质并按照规定认证;政府、媒体等其他账号如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需自身持有相关资质,或与有资质机构联合进行。无上述资质的账号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电商销售等方式变相募捐。按照规定认证后的公益类账号,需由申请机构或个人自主运营,不得交由第三方MCN机构或他人代为运营。

此外,快手平台也发布关于恶俗炒作行为的处罚公告。公告明确,禁止演绎违背社会伦理道德、挑战公众底线的情节,禁止演绎涉嫌违法违规的情节。禁止以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炒作,包括但不限于:涉未成年人相关的炒作行为;以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受灾群众为噱头进行恶俗炒作。同时,对以虚构剧情进行虚假营销或兜售虚假产品的行为也进行了禁止。

【新闻观察:治理虚假网络内容 平台要拧紧流量“水龙头”】

那么,对于各家网络平台出手相关规定,治理“伪公益”“假慈善”,你有怎样的观察?

在如今的社交平台上,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流量为王。“伪公益”“假慈善”的出现,我想就是一些不良人员,利用公众的同理心、同情心,以虚构的事实设计的一套博取流量,最终转移变现的欺骗手法。当这样的伪公益、假慈善在网络平台蔓延泛滥的时候,我想它对公众的伤害是相当显著的,一方面它打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信任和善良;另外,会掩盖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真公益、真慈善。还有一点平台也会发现,假的真不了,虽然这些虚假的公益慈善初期可能会吸引眼球,但最终它会吞噬的正是平台的公信力,这对平台的影响有可能是致命的。现在,平台制定相关的规则,我觉得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期待规则执行,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更希望,对于其他的虚假内容,平台也能够更加拧紧流量的水龙头。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