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非遗项目是“奢侈品”
今天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悠长的历史印记里,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昨晚,厦门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集美正式启动。这个月,共有176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我市六区开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将以“非遗+旅游+研学”为切入点,为我市文旅注入更为丰富的文化元素。启动仪式上,“厦门市十大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正式发布,共涉及36个地点,涵盖62项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各区的代表性非遗文旅点串联成线,市民游客可根据规划线路,一站式前往游览体验。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闽南文化进校园”成果汇报演出,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轮番展示南音、拍胸舞、闽南童谣等非遗文化,为市民朋友们展现非遗的多样美丽。
华昌小学四年级学生 唐伟宝: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市民 黄女士:整个节目都非常好,可以带孩子多多体验,能给孩子了解我们中国文化。
据了解,今年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旨在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展示厦门经验,打造“厦门样本”。除主场活动外,全市在6月共精心策划176场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场次数量创下近年新高。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魏峰:我们主要是把工作做成“非遗+”的概念,把我们的非遗融入到每个版块,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我们旅游的角落和产业的角落,让我们的非遗文化能够真正活用到市场里去。我们还会把非遗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我们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的孩子们、中青年能够再重新捡起非遗的技艺。
【关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创新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说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不得不提到鼓浪屿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自2017年鼓浪屿申遗成功以来,我市就一直在探索、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将鼓浪屿全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正是鼓浪屿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生动样板之一,这座由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改造而来的历史建筑,经过修缮保护后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累计展出近400件故宫博物院的异域珍藏,服务近50万名观众,成为大家了解中外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近期,46件乾隆皇帝御笔书画文物正在馆内展陈,市民游客可以沉浸式畅游丹青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副馆长 潘志芳:把现在承载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流的这样一栋建筑,加上我们博物馆的新内容,可以更充分地展示建筑、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去传承和讲好以故宫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讲好鼓浪屿世遗文化的故事。
此外,我市还持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10个,其中国家级15项,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2人,通过推动建立非遗传习中心、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强化非遗宣传展示等措施,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子。
对于市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市美术馆,一场少儿书画作品展正在展出,“小画家”们通过灵动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在作品中呈现自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市民 杨文强:厦门每次都有不同的展览,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浓烈的氛围。
市美术馆副馆长 陈鑫:通过这16年的整体开放,我们举办的展览参观人数达到了300多万人次,满足老百姓高水平的文化生活(需求)。
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000平方米。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实现免费开放、错时延时开放,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1.99册。
市图书馆副馆长 付虹:市民用一张借书证,可以在全市270多个图书馆和图书馆的服务网点借阅图书,在市民的家门口,为市民提供便利。
市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 尤丽雪:我们在去年就开始实施错时延时开放服务,工作日往后延长半个小时,周末和节假日延迟开放到晚上8点,方便市民朋友调节自己的参观时间。
【关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厦门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也离不开国家这个大平台。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社会各界依法履行对文物资源的守护之责、全社会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逐渐形成,也让我们古老的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新气象。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规划密集出台,拯救老屋行动、文明守望工程等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监管机制日益健全,各地区各部门联动合作日益频繁。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修改文物保护法在列。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上海、福建、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10个省份还出台了革命文物、地下文物、社会文物、文化遗产等地方性法规。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也不断提升。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场、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推出线上展览近万场、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彰显。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我国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推出一批非遗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与现代生活充分联结。
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持续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我国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缔约国大会副主席国和附属委员会委员国,构建起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常态长效机制,与中亚五国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与法国、柬埔寨、巴基斯坦签署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协定,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新闻观察:非遗项目是“奢侈品”】
相比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难度更大。非遗的传承保护如何可持续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我一直秉承着一个观点,非遗就是“奢侈品”。因为很多非遗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很难复制的,一些项目也没有办法批量化生产。物以稀为贵,传承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以及一些技能,能够传承到现在让我们看到,难道还不够奢侈吗?随着这些年的保护和宣传,其实我国不少非遗项目都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可仅仅靠宣传就要来保护和传承非遗,我想是远远不够的。
非遗保护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传承,而现在不少非遗项目面临到的困境就是无人传承以及经费紧张。怎么样能够吸引年轻人主动参与其中,人从哪来?钱从哪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一套成熟规则和体系的,非遗项目自然也不例外。非遗的传承保护同样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这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市场化运作等等环节,就像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一样,当各个环节形成一套成熟发展的闭环时,自然就会吸引人才进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也就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除了给予资金、资源上的扶持之外,更要授之以渔。除此之外,相关行业包括非遗传承人都需要一起动起来,打破壁垒勇于尝试,提升非遗项目的自身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