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关爱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全国助残日:我市残疾人就业率达90%
在我们厦门,今天市残联也在白鹭洲公园举办活动,展现十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成果,一起到现场看看。
活动现场设置风采集市,展出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绘画和砖雕作品。
残疾人代表 郭劲旺:这几年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残疾人的政策,我亲身体验到整个社会氛围扶残助残,都非常积极向上。
爱心企业负责人 杜海彪:我本身也是残疾人群体中的一员,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回馈社会,也让社会去关注这个群体。
据了解,近十年来,我市残疾人就业规模逐渐扩大,有就业意愿且具有一定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0%,残疾人就学补助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实现市、区全覆盖,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在“十三五”末达到了99%以上。我市还通过建设残疾人联络员队伍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服务水平。接下来,市残联还将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许霖:有几块工作会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就学、就业、养老和就医的保障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大家公平地对待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包容残疾人。
无碍公交 有爱厦门:超百辆无障碍公交车 保障残障人士出行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可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公交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厦门公交集团在满足大部分市民游客出行需求的同时,还重点关注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持续投放无障碍公交车,建设公交场站无障碍设施,极大地便利了残障人士的出行。
超百辆无障碍公交车 保障残障人士出行需求
在第一码头公交场站,残障人士张玲正计划乘坐轮椅,搭乘2路公交车出行。出门前,张玲提前了解到,2路公交车投用了多台无障碍车辆,方便轮椅使用者上下车,所以她放心地选择了独自出行。从进入公交场站开始,一路上,张玲都能看到清晰的无障碍通道标志标牌,沿着指引便可以顺畅抵达站台。而在公交车进站后,张玲也只需按下车辆后门的无障碍按钮,就可以通知驾驶员给予帮助。
厦门公交集团鹭城巴士2路公交车驾驶员 林晓蕾:会提前观察站台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我们会把踏板放下来,下车帮助残障人士,把她推上来,放在轮椅的专用位置,帮她绑好安全带 提醒她等一下到站要下车的时候 旁边有一个蓝色的按钮 按下按钮 到站了以后 我们会过来再帮助她安全地下车
无障碍公交车在外观上相比普通公交车没有太大差异,不过车辆地板较低,并在后门下方安装有一个伸缩踏板,可以连接地面与车厢,方便轮椅、婴儿车等无障碍出入车厢。车厢内还专门设置了供轮椅停放的区域,并配备有护板和安全带。
残障人士 张玲:感觉非常好,而且很安全,上下车坡度不是很陡,如果没有人帮助我们,自己也可以上来,这个区域空间也比较舒适,这样对我们出行特别有帮助。
无障碍环境建设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精度,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温度。截至目前,厦门公交集团共投放143台无障碍公交车,今年计划再投放100台。这些无障碍公交车分布在途经重要的交通枢纽、医院、社区的公交线路上,方便乘客出行。乘客在出门前,可以通过“厦门公交出行”的小程序,精准选择搭乘无障碍公交车。
我市7个公交场站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
除了车辆,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体现在公交场站的细节打造中。近年来,厦门陆续完成第一码头、五缘湾西、会展中心、厦大(南普陀)等岛内7个公交场站发车区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进一步优化了特殊群体的候车乘车体验。
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副经理 张乃淳:方便了残疾人朋友的出行,增强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意识,助力爱心厦门的建设,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些无障碍设施的投用,也能方便像老年人这样一些行动不便的群体出行,体现厦门作为文明城市的一种人文关怀。
关注第33个全国助残日:中消协倡议:强化权益保护 提振残疾人无障碍消费信心
为提升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倡议书提出,提振无障碍消费信心,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倡议书提出,强化无障碍消费安全保障和服务供应,提升残疾人生活消费品质。各级各类企业、市场主体等要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辅助器具。顺应残疾人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提升残疾人专用产品的供给能力,推进研发适应残疾人多层次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智能化产品,扩大市场有效供给,释放残疾人消费潜力。
倡议书还提出,加快提升消费基础设施的无障碍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无障碍供应便利化,推进残疾人平等享有美好无障碍消费生活。培育和发展适应残疾人需求的无障碍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提升残疾人无障碍消费品质。
同时,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及相关保障,优化残疾人消费环境。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助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出台,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管理,优化残疾人出行和消费环境,让残疾人出得了门、行得了路、办得了事。推动互联网站、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便利残疾人获取信息、网上办事、网上消费。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在消费活动中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咨询引导等无障碍社会服务,为残疾人使用信息化服务给予指导和帮助,提升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无障碍消费活动。
关注第33个全国助残日:海南:女子身残志坚创业逐梦 带动近500名残障人士就业
在各项政策的帮助下,残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样从事多彩的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在全国助残日这天,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眼前常将笑容挂在脸上的女士名为李王花,三岁时因罹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左腿落下残疾,但她不向命运屈服,刻苦学习纺织缝纫本领和服装生产销售全流程,先后在广州和海南创业,带动和培训数百名残障人士掌握服装加工技能。
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王花:我当时就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就学,比如说人家下班的时候,同事们该去玩耍的玩耍,我一个人还在办公室里面学习服装的工艺流程怎么写。
谈及帮助残障人士的初衷,李王花回忆求学与求职时的经历,因身体上的缺陷,她被贴上不公正的标签,残疾给她带来一次次创伤,这使她萌生为残障群体提供一个有尊严工作平台的想法。
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王花:找工作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残疾人求职很难的,那么大的一个学校,所有的校友,同学都出去工作,我一个人住在宿舍里面还在等待机会。就是因为经历了那些事情之后,我当时就想着,我以后想要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能够养活自己。
作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李王花的公司先后有800多名残障人士来此学习服装制作技能,辐射带动脑瘫、肢体残疾、聋哑等近500名残障人士就业。目前有60余名员工,其中40多位都是残障人士。
谈起未来,李王花计划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她说,解决一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相当于解决上下三代人的问题。在她看来,残障人士需要社会给予更多机会与包容,让他们能够发挥身上的闪光点。
可以说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创业舞台,是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引发广泛关注。行动方案要求2022年至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已达到905.5万人。仅2022年就实现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59.2万人,完成三年行动方案目标的一半以上。
新闻观察:关爱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今天(5月21日)的新闻观察,我们邀请了本台新闻观察员郎立斐。
1.今天是全国助残日,我们在新闻中也看到,无论是厦门还是其他城市,这些年都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助残行动,很多残疾人也在社会关爱下,自强不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今天残疾人的工作、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我们怎样更好地改善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1.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仅仅为了方便残疾人,也会造福老年人。这些设施应该适用。比如轮椅通道、盲道。“盲测”
2.融入社会才是真正的帮助。机关事业单位在招录过程中率先体现对残疾人的尊重。一些岗位更多对残疾人开放。
3.对残疾人的尊重,体现在细节上。比如提供帮助先寻味,尊重隐私,不关注身体缺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