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故事汇:青创基地创造“厦门机会” 台青放飞青春梦想
作为对台交流的前沿,厦门一直是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的“热土”,而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作为孵化梦想的摇篮,为台青们登“鹭”发展创造越来越多的“厦门机会”。最近,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在集美成立,为台青从事新媒体行业提供又一个新的平台。本期的《融合故事汇》就带您来看首批入驻基地的创业台青,如何借助青创基地放飞理想,逐梦鹭岛。
音乐作品《嘲笑声》表达的不畏困难坚持理想的精神,激励许多人在追梦路上努力奋斗,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上,单曲播放量已经破亿。歌曲的作者是来自台湾高雄的歌手王耀安。王耀安2012年考入集美大学,在校园里结识了热爱音乐的好友,四个在校生在2013年一起组建了厦门本地音乐厂牌“MINSTA”,意思为闽南人,表达希望推广闽南特色说唱的决心。
说唱歌手 台青 王耀安:闽南(说唱)这块很空缺,我们想去带头把这个事情(做好) ,想让闽南这边有良好的说唱氛围,其实那个时候连设备去哪里买,用什么设备录歌(都不知道) ,我们几个提着音响在各自学院门口办活动,一开始东西很粗糙,到后面就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
说唱歌手 郑承涛:很想说能代表自己的家乡,走出去,让全国的观众,甚至更远,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团队,这小伙子是来自厦门的。
王耀安在厦门进行音乐创作已十余年,不少具有闽南特色的作品在各大音乐平台上收获不俗成绩,他坦言这些年团队是在摸索中成长,埋头写歌的同时还要进行厂牌运营和推广,有些吃力。于是今年,王耀安带领音乐厂牌入驻新成立的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希望依托基地丰富的自媒体、供应链、直播电商等资源,拓宽品牌空间。
说唱歌手 台青 王耀安:接下来你的未来发展 规划,应该要怎么去铺垫、安排
会更有系统一点 ,会更让你像“正规军”,像找到组织这种感觉。
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负责人 庄色烟:之前音乐厂牌覆盖的面是音乐平台,我们帮他做升级,覆盖到各个短视频平台,不管是电商还是商演,以及直播,这些都是他们商业化变现的部分,不然纯音乐人他们对赚钱这个事其实比较弱,所以我们在这块会给他们做赋能。
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由厦门市台联联合“爱留厦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以及高校力量共同组建,基地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配备有共享直播间、直播培训多功能厅、共享会议室等。同时为两岸大学生设立了“产学研”融合创新实训基地,打通两岸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打开就业之门。
由6名两岸在校生组成的自闭症治疗项目近期也入驻基地,项目以美国研究认证的行为干预法为基础,结合游戏化理论设计推出游戏地垫,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闭症治疗模式。项目已经完成产品测试,目前正通过基地指导完善项目商业模式,借助抖音、电商直播等资源,进行推广宣传。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台湾学生 陈湘怡:之后就业或者我之后的发展,我觉得都可以提供很有利的资源,这边它不是也有一些平台上直播类的,短视频的形式,像我们这种基本的小产品,通过这样的平台宣传出去。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生 郑琳:我们接下来遇到的瓶颈就是,不知道如何完善商业模式,或后期的宣传,刚好这样的基地对我们的学生创业,是非常友好的,包括对我们商业模式的完善,也有老师给我们专业的建议。
目前基地已入驻11个台青项目,其中有8个是在校生项目,计划今年全年进驻30个以上台青项目。负责人表示,基地致力于打造成为深化两岸新媒体产业、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的新平台。希望不论台青处在什么创业阶段,都能让他们的创业梦想在厦门落地生根。
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负责人 庄色烟:我们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包括咱们高校的对台研究院,以及咱们人社部都有专业配合的老师,我们做这个基地的初衷,是想通过我们主体业务,带动咱们在厦的台生台青,可以留在厦门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