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鼓浪屿上的“故宫人”
最近,“心写治平”——乾隆皇帝御笔书画特展正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的46件乾隆皇帝御笔书画文物在厦门和大众见面,其中有34幅文物是首次面世。今天的浪花,我们去了解一下这场展览背后的故事。
福建地区到处可以看到中外交流的痕迹,鼓浪屿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故宫又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一个中心地和策源地,所以把故宫的文物放在鼓浪屿上,我们可能感知到这种交流特别具体实际的存在,去了解我们还有这样的历史。
现场:乾隆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他统治中国长达60年的时间,在这60年里头……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主任、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学术馆长 郭福祥:我是郭福祥,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的研究馆员,也是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的学术馆长。乾隆御笔书画特展,专门的一个展览,全部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书画。这个是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文物展览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是第一个。
文物点交:引首污、墨污,这不就是咱们闽南的白鹭,我们厦门刚好是鹭岛,其实是画了9只鹭鸶。
这个展览最早考虑的时候我们不是通过乾隆的书画,看他的艺术品,如果是讲艺术本身的话,那乾隆的书画应该说(艺术水平)不高的,没有那么高的技巧、技法。但是我们看乾隆的这个御笔书画,要看什么样的角度,不是从艺术上看,是他作为一个帝王,通过他的艺术创作也好,能体现出他自己的真性情,他表达的东西。比如说,他对于他的祖父,康熙皇帝那种崇敬的心,对他的母亲的孝顺,对他妻子的那种思念,你通过他写的诗,字里行间你就能感受到他的感情。
现场:这个就是乾隆的《为君难跋》,讲了雍正写为君难三个字的用意。
我对鼓浪屿是有感情的,很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首歌,叫《鼓浪屿之波》我就感觉到那个时候真美。鼓浪屿是包容的,它对不同的文化也是理解的。鼓浪屿本身就是一个万国建筑博览馆,它的兴起是和中外的交流,是和中外贸易的发展,是和开放是有关系的,正好故宫的外国文物也和这个有相契合的地方,把故宫的外国文物放在这里面,就可以使这个双方,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应该说我比较深入地参与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早期的建设,那么后来我们从故宫里面,去普查所藏的外国文物,什么样的东西长期适合在这里展?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说明我们之间的联结,最后就是形成“海国微澜”这样的一个专题的展览,来展示我们中国和跟外界的交往。
现场:这些外国文物从世界各地走到这来的时候多么不容易,又是江河,又是山脉,又是搬抬。那个时候也没有机械,全部是靠人工,所以了解这个历史以后,我们就觉得要珍惜当下,要珍惜历史。
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馆,需要一个展示我们对中外文化交流成果的一个地点,所以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现场:料石是玻璃,就是玻璃。
你在西方的很多博物馆里面,你会看到整个世界的,来自于不同地区的文物。他们的老百姓很高兴啊,在自己的家门口,在自己的博物馆里面就可以了解世界。我也想象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一个国家的外国文物馆,我们的老百姓到这个外国文物馆里头去看的,全世界不同区域的文化、文物,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展示,让他看到世界,打开他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