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对不确定信息持怀疑态度 不做谣言的助推者

厦视直播室 2023-03-31 22:41:42

2023-03-31 22:41:42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快速,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个人信息泄露、谣言传播等烦恼。还有些人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只通过一些传闻、或者一张图片、视频等等,就不顾事实情况如何,随意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并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大肆传播。实际上,这种散布谣言、甚至恶意诋毁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但这些发布者多数没有引起重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比如最近,江西的几名网民,就在网络上随意散布谣言,最终被警方做出相应处罚。

江西景德镇多人传谣“88万彩礼逼死人”被处罚

我们这里是江西乐平众埠,昨天我们这里发生一些事情,男孩子去相亲,相中了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子家里要88万(彩礼)那男孩子家拿不出来,男孩子就叫爸爸,妈妈去借咯,借不到,昨天晚上那个妈妈就寻短见啦,上吊了。

这段视频是江西人马某前段时间发布在网上的,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度,个别网民看了这个视频,立马不理智地对事件提到的发生地——江西乐平进行“污名化”攻击。民警掌握到相关情况后,立即展开调查。

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 黄龙:经实地查证,该事件纯属虚构,民警立即对发布视频的马某进行调查,她发布这则视频,是为了博取广大网民的眼球,吸引流量,她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删除这个视频,发布澄清视频。

官方抖音辟谣视频:那个江西88万彩礼,我也是听到别人讲的,不真实的,请你们不要转发了,不要转发了。

办案民警表示,当地还有网友对造谣视频内容进行了重新复述、转发。

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 黄龙:我市也有其他3名网友,对马某的视频重新进行编辑转发,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们对这3名网民,也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散布谣言、网暴家属、灾难营销 法官提醒:或需承担法律责任

(中新:专家“辟谣”土耳其地震或将引发中国强震:中国进入地震活跃期无科学依据 )上个月,土耳其先后发生两次震源深度20千米的7.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诸如“土叙地震可能致中国3年内发生7—8级强震”的言论,引发不少民众关注和恐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指出,从目前地震预报的技术发展现状来谈,所有的临震预报都是谣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 王暾:我觉得网上的一些言论说中国或者世界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我认为凡是说,未来某一天、某个时刻、某个地点会发生大的地震,都可以说是假的,都是谣言,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

(中新:散布谣言、网暴家属、灾难营销 法官提醒:或需承担法律责任)面对灾难等突发事件,散布谣言、网暴家属、进行灾难营销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法官表示,发布未经证实的灾难虚假信息,蹭热度、博眼球,引起大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将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承担刑事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法庭法官助理 陈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其中就包括散布谎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另外,因家人遇难,一些家属发布了缅怀亲人的信息,然而个别网民却指责家属不够悲伤,蹭热度、蹭流量。对此,法官表示,网暴受害人家属,可能承担多种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法庭法官助理 陈曦: 根据《民法典》规定,如用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超出事件正常评论范围 则要承担民事责任,侵犯当事人名誉权的,需承担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事责任。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带来的既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伴随着可能发生的伤害。类似刚才新闻中的网络谣言,其实还有不少,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比如上个月就有粉发女孩因不堪网暴而自杀。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针对网络谣言相关问题,面向全国的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总共回收有效问卷2911份。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受到过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希望自己能做网络谣言的“粉碎机”。

中青校媒是中国青年报社携手国内63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高校校园媒体交流合作平台。

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有86.95%受访者留意到了网络谣言的存在,包括关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谣言(72.79%)、关于某个个人的谣言(64.24%)、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61.87%)、关于某个社会机构或组织的谣言(35.35%)、关于某类人群的谣言(34.46%),等等。

超四成受访者遭遇网络谣言 32.18%受访者曾主动参与辟谣

一些网友可能觉得某个谣言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只要没有参与传谣,也不需要额外再做什么。但如果长此以往,会形成破窗效应,某种程度上会助长造谣、传谣。中青校媒调查显示,43.39%的受访者表示曾受到过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其中,10.07%受访者表示自己曾被造谣,身心受到伤害;37.48%曾经因为网络谣言而感到焦虑、恐惧,73.34%认为浏览谣言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随着一些抵制网络谣言的活动的开展,一些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到破除谣言的行动中。根据这次的调查显示,32.19%的受访者主动参与过网络谣言的辟谣,形式包括看到官方辟谣信息后通过网络转载,自己发现消息真实性存疑后向身边的朋友表达质疑观点或辟谣等。

治理网络乱象须多管齐下 

谣传英语将退出小学舞台 莫让假消息蒙骗家长!

而要治理网络暴力,还需准确、高效地认定网络暴力行为。相对于传统语言暴力行为,网络暴力行为因为采用了虚拟化、模糊化的互联网语言而更加难以识别,仅仅采取传统的人工识别方式认定网络暴力,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据介绍,目前我国正探索采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有效地在公共网络空间中将各种恶意语言、图片、视频等网络暴力“源头”识别出来。网络信息平台也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谣言的应对与治理之中,通过更加精准的信息核查和甄别能力,及时发现谣言、降低谣言的负面影响。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何永萍:既然是自媒体,那么作为媒体就要做到真实、客观、中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原则。平台应该参照传统媒体加强网络平台、自媒体的监管,建立审核、校对、签发、投诉回应机制,对于造谣、抹黑的内容不应该通过审核。如果个人账号涉嫌造谣,平台应该配合执法机关予以严厉打击。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水军操纵网络信息内容是导致各类网络乱象的主要原因。打击网络水军今年仍然是 “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 张拥军:严惩违规账号及背后主体。账号是水军操纵信息内容的主要载体,对于恶意蹭炒热点、刷转评赞数据的水军账号,将从严处置、坚决关闭。对于组织水军的公司、MCN机构,一经发现将列入黑名单,禁止这些公司或者MCN机构从事和网络有关的活动,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交有关部门。

新闻观察:对不确定信息持怀疑态度 不做谣言的助推者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刘宁婕。你被谣言困扰过吗?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想几乎所有人都和谣言打过交道,但让我觉得最无力,或者最担忧的是,谣言的重灾区一般都是各个家族群,他们影响、伤害最多的,就是家里的长辈、老人。我记得之前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的家族群里就流传着一个短视频,视频时长10分钟,但从头到尾只有3个画面来回重复,视频内容是分析时下的疫情形式,其中不乏一些耸人听闻的论调,但自始至终你也看不到说这些话的人,更找不到这个视频的出处。可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粗糙,在我们看来非常容易辨别的谣言,转发数据却非常可观。你和家里的长辈一交流,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些问题,他们只是被这些所谓的“幕后消息”抓住了眼球,进而再次传播,从谣言的接受者,又成了谣言的助推者,但你只要一提醒,他们也会发现不对劲。所以不管是长辈、老人,还是我们自己,在看到不确定的信息时,首先不要轻易下定论,而是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先看看信息来源,再去搜搜相关话题的其它信息,尤其是去看看权威渠道、官方媒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即使做完这些你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至少这个时候,你或许就不会去冲动地评论、转发,那可能你就阻止了一次谣言的传播,互联网的世界里就少了一个谣言的受害者和助推者。

除了个人,“粉粹”谣言还须要多管齐下,你认为这些通道在哪里呢?

实际上我们刚刚说的是个人在面对一个谣言时能做的事,但我认为,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转嫁到个体上,实际上在“粉碎”谣言的这场战役里,互联网平台包括整个社会都是主战场,技术、法律、宣传等等都是核心战斗力,我们的战术不能是单一的,应该是形成包围态势,围追堵截。比如有专家就提出,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警示网友。当平台识别出一则真实性存疑、而且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的信息时,就可以在网友转发时弹窗,提示‘相关信息来源不明确、真实性存疑,请谨慎转发’等等,甚至可以做相关的普法工作,长此以往,至少可以帮助大家养成发布、转发前先进行判断的习惯。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