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系统推进河湖治理 交出绿水青山厦门“答卷”

厦视直播室 2023-03-30 21:41:12

2023-03-30 21:41:12

今天,我市迎来了第二个河(湖)长日。上午,在杏林湾的水天花月广场,举行了河湖长日宣传活动,厦门河湖长制展示馆也正式揭牌,通过多种展示形式,呈现了我市河湖长制的工作成果,一起去现场看看。

白鹭在侧,美景相伴。上午,我市在美丽的杏林湾畔举办了全市第二届河湖长日宣传活动。自从2017年我市开始推行河湖长制以来,6年的时间,我市河湖治理工作取得了不少亮眼的成绩。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控及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实现“四个100%达标”;1216个自然村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推动治理333个受污染小微水体等等,这样的成绩,让不少奋战在治水一线的河长人感到欣慰。做河道专管员已经6年多的林美云,今天也来到了现场,多年来她一直守护着家乡的瑶山溪。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她和其他几位同伴,获得了第二届最美基层卫士的荣誉。

杏滨街道河长办河道专管员 林美云:很激动很开心,我从河长制开始以来入职(河道专管员)一直跟着溪流的变化,一直在那边,工作也是得到肯定认可,(接下来)继续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爱河湖。

集美区河长办工作人员 谷学连:我们确实有满满的自豪感,特别是走到有水的区域,每一天的变化都不一样,确实还是心旷神怡,心里感受到自己以前的付出还是非常值得的。

在本次河湖长日活动现场,坐落在诚毅国际商务中心大厦的“厦门市河湖长制展示馆”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展示馆通过宣传视频、沙盘展示、互动系统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我市治水工作的历程和成果。

【水美·厦门:溪流里的时光岁月】

从2017年,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这些年,水环境的变化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家附近的一条条溪流,一个个湖泊,都在焕发新的生命力。水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也油然而生。今天,对于这些溪流湖泊来说,就是属于它们的特别日子,下面,我们就通过溪流的视角,去回顾这段岁月中治水的点点滴滴。

蜿蜒潺潺,碧波盈盈,在这个属于我的日子里,让我给你讲述一段川流不息的时光吧。

我是厦门的一条溪流,我有9个兄弟姐妹,“足迹”遍布岛外。我们每天都在465公里的河道上“奔跑”,最后一起奔向大海。虽然我们不是大江大河,但我们的作用也不小,周围农田企业的生产生活都需要我们的助力。可是在之前,我们并没有被重视,被呵护的感觉。

(这边护栏有一个缺口,哦,这边就是倒的垃圾啊)哦,已经是倒很久了吧。护栏也是被人拆掉了。这种应该就是建筑的垃圾啦。

这个沟渠好像看起来状况不太好,我们有看到这上面有死的牛蛙,还有死鱼,有看到吗?有看到,而且你在这可以闻到一股异味。对,对,很明显。

这就是化粪池出来的那个嘛,(排到哪边)就那边有个小溪,(直接排到溪流里吗)对。

这个是除草剂(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其中这个乙氧氟草醚,它是需要一个妥善处理,因为它对溪流是有污染的。

垃圾、养殖废水、生活污水....这些原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都来到我们身边。那几年,我们受到了不小的伤害。我们变脏了,变臭了,也病了。

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 康永滨:那个时候河湖是有水皆污,我们的河湖就是垃圾场的景象,这个是我自己亲身的体验,河湖不治理不行了。

直到6年前,我们开始感受到了一些变化,时不时就有人来到我们身边,走走看看,还拍照做笔记。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干吗,但是我们得到了以前没有过的关注。听说,为了要好好呵护我们,他们还开始推行河长制。

(2017年3月)在同安区汀溪隘头段,记者看到,河道边上的河长制公示牌清楚地标示着区、镇河段长的姓名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电话。

虽然我们不是很懂,到底什么是河长制,但是我们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再之后,就是身边的垃圾被清理走了,那些向我们身体里排放污水的养殖厂、企业、小作坊越来越少了。甚至每天还有专门的人来“照顾”我们。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给我们“治病”,用生态补水的方法,让我们的体质越来越好。还建了很多污水处理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生活污水流向我们了。我们家里的环境也变美了,河道周围不再脏乱,岸边的绿植护坡,花花草草,和我们搭在一起,真的是太般配了。现在的我们,个个都是颜值高,体质好。到我们身边散步的人多了起来,鸟儿们也常来和我们作伴。

哦,对了,去年我们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生日,每年的3月30日,就是今天。在这个属于我们的节目里,我想对所有爱护我们的人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的用心呵护,让我们变得这么漂亮。也希望在我川流不息的时光里,我们能继续这绿水青山,幸福相伴的岁月。

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 康永滨:2023年要基本消除全市入海河流的劣V类,全市的每条河流基本上形成了山海绿色通道走廊,这一部分如何做好长效管护。打造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为群众所共享,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新闻链接:《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四大亮点】

刚刚新闻中提到,《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从今年开始实施,(出标题)该《条例》从四个方面,将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治理的经验予以制度化、法治化,实现河湖长制“有法可依”。具体是哪四个方面呢?一起来看。

亮点一:推动河湖长制“有名”又“有实”

其一,《条例》推动河湖长制“有名”又“有实”,将每年3月30日设立为“厦门市河湖长日”,准确把握河湖长制的内涵外延,厘定河湖长制的概念,明确河湖长制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及适用范围,实现各类水域管理保护全覆盖。

亮点二:推动河湖长制“有位”又“有责”

其二,《条例》推动河湖长制“有位”又“有责”,从制度层面健全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细化工作职责。《条例》按层级划分三级河湖长体系,明确设立市、区总河湖长和市、区、镇(街)三级河湖长以及市、区、镇(街)三级河湖长办,使各层级职责进一步明晰。

亮点三:推动河湖长制“有行”又“有制”

《条例》还推动河湖长制“有行”又“有制”,规定了河湖长会议制度、重大问题会商制度等,要求各级河湖长办应建立河湖治理与保护相关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河湖长制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亮点四:推动河湖长制“有为”又“有效”

此外,《条例》推动河湖长制“有为”又“有效”。为确保河湖长制工作责任到位,《条例》加强监督考核机制建设,着力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新闻观察:系统推进河湖治理 交出绿水青山厦门“答卷”】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刘宁婕。宁婕,你好。从我市系统推进河湖治理的步伐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厦门是一座与水密不可分的城市,但事实上,我们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区。我市的人均年水资源量是230立方米,这个数字要怎么理解呢,国际上把年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以下的地区定为严重缺水地区,而我们的年人均水资源量,还不到严重缺水地区的四分之一,所以水环境的治理,对于厦门来说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工程,而是一项关系到老百姓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是刻不容缓的。近几年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我们看到厦门的治水步伐的确是在不断加快,力度也是在不断加强的。我记得2018年,我们做过一个厦门小流域田野调查的系列报道,实地走访了岛内外多条溪流,当时我们看到的治水工作主要围绕在对沿线养殖业的整治、清退,以及对一些企业的生产污水、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但最近我们看到更多的治水案例是围绕生态修复、节能节水、空间均衡、智慧发展等等展开的,这说明我们的治水工作思路已经迈进了一个新时代,从有效管控已经迈向了全面治理、可持续发展。

就像当年我们在《特区新闻广场》开设专栏《河长制,河长治》的时候设想的一样,这两组词摆在一起看的时候非常像,很多人会问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希望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用行之有效,落地有声的制度,系统地推进河湖治理,交出一份绿水青山的厦门“答卷”。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