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如何让老年人远离消费陷阱?

厦视直播室 2023-03-15 20:57:31

2023-03-15 20:57:3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旨在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共识,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今晚央视“315”晚会的主题就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因为只有市场主体公平交易、以诚相待,消费者才能买的放心,消费潜力才能被充分释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上午,中消协对外发布了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但仍存在短板问题,其中个人信息泄露最为困扰消费者。

超八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满意

中消协的主题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满意,多数受访者对消费监管力度与成效表示认可。线上线下消费市场发展各有特色,线下市场规范度评价高于线上,线上消费信任度明显增加。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最困扰消费者

但当前消费环境中仍存在着一些短板问题亟待改进。从受访者反馈情况来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仍然困扰着消费者,排在各类问题首位,达37.3%;另28.3%的受访者则认为消费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26.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谣言多发,问题相对突出。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消费环境问题还包括预付费卡商家跑路、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占比人群均超过20%。

超九成消费者能够识别消费问题 维权意愿持续增强

在消费维权上,调查数据表明,超九成消费者能够识别消费问题,维权意愿持续增强,选择“默默忍受”的消费者比例较往年继续降低。从有过维权经历的受访者反馈来看,近八成对维权结果表示满意。

约六成消费者认为或出现“报复式消费”

另外,调查显示,62.9%的消费者认为未来一年家庭收入将增加,预计家庭消费支出增加的比重要高于预计储蓄增加的比重,消费动能释放趋势明显;约六成消费者认为“报复式消费”出现的可能性高。“消费信贷”虽受到大众欢迎,但约三成受访者表示需谨慎。

调查还发现,消费者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消费资讯信息,社交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加大。各类促消费活动具有较强吸引力,超七成受访者关注并参与。从消费者自我评价来看,多数人认为自己能够理性消费,绿色低碳、精打细算、货比三家是主流消费心态。

昨天,市市场监管局也发布2022年厦门市消费投诉热点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共登记消费投诉约12.2万件,同比增长33.86%。哪些领域是大家投诉的重点呢?接着来看。

报告显示,去年,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共登记消费投诉约12.2万件,同比增长33.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其中,商品类投诉70267件,占57.58%;服务类投诉51766件,占42.42%。

12315平台登记消费投诉件同比增长超三成 服装鞋帽类投诉最多

从投诉总量看,2022年,服装鞋帽类最多,占总量的12.13%;餐饮住宿类占总量的9.47%。其中服装鞋帽类投诉主要集中在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夸大宣传产品特点、发货不及时、错发货、涉嫌假冒品牌等,网购服装鞋帽的投诉占该类投诉的86.83%。餐饮住宿类消费投诉焦点则主要集中在:菜品不新鲜、缺斤少两,服务态度不好,夸大宣传住宿条件,预约酒店后无法按合同入住等。

预付式消费、未成年人网游充值为投诉重点

从投诉重点领域来看,预付式消费仍为投诉重点。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美容美发洗浴行业是预付式消费投诉的主要被诉主体。其中,文化娱乐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47%,同比增长21.50%。美容美发洗浴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42%,同比增长33.80%。主要反映服务质量不够好、达不到预期效果,预付卡无法消费等。

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 曾璐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预付卡退费难,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预付式消费投诉新旧特点并存,去年该类投诉共登记11086件,一是健身服务仍是预付式消费投诉的主要行业,二是多家平台型企业因预付消费退费难成为新的热点。

而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问题也是去年发生纠纷的重点,2022年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互联网服务类消费投诉同比增长143.23%。主要反映儿童擅自充值要求退款、宽带业务办理不规范等。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诉焦点为网络游戏充值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成年人充值消费身份认定难。

新闻观察:如何让老年人远离消费陷阱?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新闻观察员邵琦。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今年我们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呢?

我觉得现在老年人消费维权是个突出问题。因为现在老年人已经成为了消费主力军。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消费诈骗都在升级换代,很多老年人玩不转手机,信息又不对称,成为了被竞相“围猎”的对象。这两年,针对老年人的“以房养老”、“投资养老”、“保健品坑老”各种骗局层出不穷;还有很多短视频打着理财的旗号,吸引老年人添加微信入群再收割。如何让老年人远离“消费陷阱”,维护他们的权益,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现在确实有不少网络平台作了适老化的调整,但平心而论,很多都是放大字体、改变亮度等感官层面。我家的老人经常会问手机上收到的各种广告、链接,可以送话费的,可以提现金的,是不是真的,能不能点。还有很多购物网站都推荐设置小额免密支付,老年人可能在浏览商品的时候,误触就完成了支付。真正的保护老年消费者,应该是增强老年人的主动防范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在形形色色的骗局面前手足无措。让老年人安心上网,就是为他们打造一个更为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

如何让老年人远离消费陷阱,你有什么建议呢?

很多老年人是独居的状态,骗子就针对他们打“感情牌”,再一个很多骗子也吃准了不少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文化程度不高,语言表达困难等等,不懂维权,就更猖獗。我们是不是可以建立统一的老年人求助热线,利用好社区、志愿者等力量,为老年人补上安全上网、安全消费课。亲情陪伴也不能缺失。针对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高发领域,比如保健品、养老保险、养老公寓这些消费项目,我们需要有更具针对性的治理和规范。每个人都会老。老年人的消费难题,其实也是所有消费者共同面临的困境。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