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消委会:“短视频平台”诱导消费 “种草”容易维权难
3月14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2年全年度投诉情况分析,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990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34.41万元。
根据福建省消委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度,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消费者投诉共38520件,占投诉总量的38.56%;因售后服务问题引起的投诉共26324件,占投诉总量的26.35%。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以及合同问题仍然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因新兴“种草”模式引起的质量与售后服务纠纷情况凸显。
福建省消委会指出,随着互联网发展,催生了“电商+社交媒体”的新兴商业模式,一些短视频平台、社交笔记分享成为诱导消费者交易的新渠道。消费者在浏览此类信息时,防备心理较低,往往容易“种草”对方分享的商品,从而被引流到微信或快闪广告链接中进行交易。后期如遇到消费纠纷,却因无法掌握商家准确信息或原购买链接,导致维权难度加大。
例如,2022年9月,消费者廖女士在某社交分享平台上看到某博主宣传的一款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修复仪,便按照评论区博主推荐添加商家客服微信。收到货后发现商品漏电严重,联系客服,却被拉黑。由于不知道商家具体信息,无法登记受理,消委会工作人员只能建议廖女士通过其他渠道维权。
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消费时要冷静、理性,对各网络平台中流行的“种草笔记”仔细甄别,避免被营销广告所诱导。消费者容易被种草,主要来自于对网红效应的跟风,以及对原创真实性的信任。建议相关互联网平台应负起主要责任,加强内容审核。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以营利为目的虚构“种草笔记”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定,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相关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