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让更多基层医生留得住、有发展
原标题:让更多基层医生留得住、有发展(人民时评)
乡村医生、社区医生等基层医生,承担着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的防治,以及公共卫生、家庭签约服务等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福建省出台文件,强调建立人员经费保障制度,为在岗的每个基层医生每年提供6800—9800元的补助资金。广东省卫健委发文明确,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月人均补贴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同时将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标准提高至每年每行政村2万元。这些支持政策,将有效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基层医生的工作环境、待遇水平、职业发展等都有了明显改善。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达443万余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和人才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仍不均衡,个别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缺乏好医生。在持续深化医改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和优化制度供给,让基层医生队伍更稳定,扎根基层更安心。
提升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免除后顾之忧。一方面,应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实行灵活激励等方式,让真正有水平、能干事、愿奉献的基层医生获得更好收入。另一方面,要妥善解决基层医生的编制、养老生活补助等问题。目前已有地方做了探索尝试,比如重庆市明确要求,将一部分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对未能入编的村医,参照事业编制发放工资。
拓宽优秀人才来源,加强培养培训。在学校教育环节,将全科医学作为医学院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扩大全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增加储备人才总量。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落实好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向农村地区持续输送优质医学人才。在继续教育环节,可通过鼓励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不断提高年轻基层医生的实操能力。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医联体的制度优势,通过上级医院专家“传帮带”、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
畅通职业发展渠道,让基层医生工作更有盼头。目前,越来越多地方选择将基层服务年数、质量,作为基层医生晋升职称的重要标准。未来还需加快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推进基层制度创新。在基层职称评审中,提高工作量、工作实绩、业务能力和基层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将工作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建立符合实际需求、形式多样的职业发展渠道,才能让医学人才在基层留得住、有发展。
基层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基层首诊是防病治病的第一道防线。有效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能力和业务水平,消除待遇保障、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担忧,为的就是让优秀医疗人才与基层医院更好实现精准对接,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广大基层医生必能以仁心仁术造福更多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