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厦门:游走八市 感受老市场“繁华之味”

特区新闻广场 2023-01-29 21:48:50

2023-01-29 21:48:50

说起厦门最热闹的菜市场,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八市,那里丰富新鲜的海味以及各色美食,早已成为厦门的饮食文化地标。今天的《发现老厦门》,我们带您去逛逛八市,看看藏在市场周边老街巷里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记者 杨弘:平日 大家做大餐,都喜欢到八市来采购,海鲜好料,今天我也要来八市来“采购”,不过我要来“采购”的是八市老街小巷的好风味。(有干货,料很足。)那我们就开始吧。

八市,因为靠近渔港码头,水路交通便利,久而久之,逐渐形成集市,商贩们热闹的吆喝声,已经在这里延续了90年。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第八市场,它是建成于1933年,到现在就90年历史了,原来营平路的市场,只有一条路,现在是越来越扩大了,变成了全市最大的(海鲜)农贸市场。

两位向导告诉我们,今天逛游八市老街巷,他们打算采用“按物索骥”的方法,带我们细细游街走巷。从向导们带来的物件来看,我们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应该和珠宝有关。

厦门古董收藏爱好者 陈亚元:哇,大戒指,金项链,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珠宝的,典宝(街巷)。

今天,我们游走的第一条八市老街,就叫“典宝路头街”。据说,是曾经老厦门典当行和珠宝店的集中地。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它是郑成功时代,典当官的办公所在地,执掌印玺,珠宝。

走在典宝路头街上,当年的典当行、珠宝店早已不见踪影,不过,细细找寻还是能发现一些历史遗留的小惊喜。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好可爱,在老街巷里,还能发现这样的,石敢当,典宝路头,应该跟这个路头有关系,路头,也是码头,以前的路头都是小小的,一个石板,几个台阶,沿街过去这里路头很多,水运很发达。

厦门古董收藏爱好者 陈亚元:这个路头渡船的,碰上台风什么,大家就(祈福),石敢当,来保平安。

告别典宝路头街,两位向导又我展示了第二件物品。

现场:来,我给你们上个“好料”,这个是“洪本部”路头契约,哦,说的就是这里,来,又有东西了。

洪本部街位于八市片区的中心位置,据说与一位名为“洪旭”的人有关。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这个洪公就是郑成功的战将,洪旭。(这块碑是做什么的呢?)洪旭在这边捐资建码头。

游走洪本部巷,可以看到“洪本部渡头碑”、“昭惠宫”等历史遗迹,悠悠窄窄的小路,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继续向前,一条热闹的小巷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是哪呢?赶紧来看看两位向导带来的第三件物品,能否为我们揭晓答案。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以前最早这条街就是打铁铺,打铁锚,打铁链,这些都跟海运水运有关系。

在两位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在八市周边走街串巷,先后走过石浔巷、石浔路、大使巷、小使巷等数十条街巷,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开元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位向导带来的第四件物品,据说与附近的横竹路相关。

记者 杨弘:这是什么?碗,瓷碗。所以,横竹路是,卖瓷器的。我终于猜对一个。年年有鱼,好兆头,放我篮子里了。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前面叫作,庙横街,后面这条竹子街的合并,两条街道拼凑一起,就叫横竹路,竹子街就专门卖竹器的,周边还有很多类似的,瓷街卖瓷器的,碗街卖碗的。

厦门古董收藏爱好者 陈亚元:洋行、参行,这条街都有,所以当时这边很繁华。

两位向导说,八市街巷,因为临海,旧时也被厦门人称作“外街”,这里也多是码头工人的聚集地,与相邻的海后路、鹭江道相比,这里更具有市井生活气息,哪怕时过境迁,城市发展,“八市街巷”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市井风味。

记者 杨弘:我这里面,也收获满满,今天收获还真不少,也看得出来,是与生活相关的物品。

厦门文史研究者 刘瑞光:我们小时候,如果过年,可以在大同路买布料、做衣服,在横竹路,买碗筷、瓷器,在八市买年货,吃的、穿的、用的齐全了,因此,它是最热闹、最有人间烟火气的(街巷片区)。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