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再拓新篇(五):建设“全国标杆”的营商环境
厦门历来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任务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同时还利用多区叠加的优势,推出了不少全国首创举措,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今天的《牢记嘱托,扬帆奋进,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一周年特别报道》,我们一起来看厦门如何打造“全国标杆”的营商环境。
走进位于厦门自贸片区内的京东(厦门)跨境贸易运营中心,仓库内一片繁忙景象:来自全球各地的进口货物几乎摆满了货架,从奶粉、红酒到美妆护肤品,琳琅满目,打包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在快速装袋封箱,很快这些货物将被发往全国各地。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厦门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口岸,不管是海运、空运还是多式联运,在物流大通道上始终保持一定优势,但口岸监管部门一系列的保稳提质举措,才是打开业务快速发展局面的“金钥匙”。
京东(厦门)跨境贸易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李武龙:我们中心今年双11期间,首次实现日订单量突破10万单,今年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货超过275万单,同比增长将近20%。运营中心依托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和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已经发展成为集京东国际中心仓和京东国际自营仓两位一体的跨境电商仓。
大幅缩减物流运输时间,便捷的出口通关申报模式,大大降低了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他们以“节流”促“开源”,积极向外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在厦门海关和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的联合推动下,一年来,厦门的跨境电商业务有多项创新:成功运作跨境电商出口清单模式,实现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该业务模式零的突破;衔接国内首条 “丝路海运” 电商海运快线,成为我国沿海港口集航运、港口、物流资源一体化服务跨境电商产业的首创。
在今年施行的《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不难发现,有21条干货举措属于全国首创或全国领先,包括鼓励保险机构探索出台断电、断水赔偿险以及用电、供水设备故障修复险;探索扩大施工图免审范围等。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志端:过去一年厦门营商环境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就是《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正式实行,这个条例应该说是紧扣关注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这些问题来出台的,都有利于厦门跨境贸易实现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
这个月初,《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试行办法》正式施行,选择登记确认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全程网办办理注册登记,无需再提交股东会决议、任免文件等过程性材料,减少对本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内部管理的干预,最大限度尊重企业意思自治。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竞争力,招商引资则是生命线。近期,厦门自贸片区内的企业——福建途柚新能源汽车集团公司,正式启动了途柚新能源“浪”车型的量产,企业注册在厦门自贸片区内,生产线则布局在四川与河北,负责人表示,与其它落户片区内的企业一样,他们看中的都是政策优势及整体优越的营商环境。
途柚新能源汽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陈溢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去过哪一个工商局,我都没(找)他们,都是(主动)上门来跟我们协调。未来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说,我们认为厦门是很好的一个窗口。
过去的一年里,厦门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全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也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让项目与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接下来,我市还将在引才、留才方面发力,持续优化营商,激发市场活力,让优质营商环境始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志端:我觉得厦门市在未来营商环境的改善方面,尤其是在人才的引、用、育、留,各个工作环节都应该更加做实做细,让人才工作与营商环境互融共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