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个“温和毒株”,这事不靠谱

钱江晚报 2022-12-22 10:14:26

2022-12-22 10:14:26

“刀片株”、“炫饭株”、“学习株”、“放屁株”、“暴瘦株”、“失味株”、“眩晕株”、“酸痛株”、“哭株”……最近,在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各种社交平台上,有些感染者痛得难受,有些全身乏力,有些胸闷,有些腹泻等,还有一些表示自己胃口大开,吃烤肉、吃肘子、吃各种水果,各种大吃!这些稀奇古怪的命名,大部分是网友根据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表现戏谑取的。因此有些网友表示,不如尽早挑个“温和的毒株”让自己产生抗体。对此,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评论员们议论开来——

自作聪明的结果

可能会反受其害

本报评论员 高路:简单地把症状等同于毒性,肯定是不科学的。同一种病毒的感染下,有重症、轻症、无症状之分,有些人症状严重一些,有些人可能没什么感觉。此外,存在基础性疾病的人,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难道就能因此得出症状比较严重的那个毒性高,而没什么症状的那个毒性低这样的结论吗?这显然不讲科学的无稽之谈。

专家也说了,这都是个体差异导致的临床表现不同而已。就算是同一个毒株,在不同人之间,也会因为每个人抵抗力、身体基本情况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表现。不能看到一个人感染后症状轻,就简单地认为这个人感染的毒株更加温和。

当然,不同的毒株确实有毒性强弱之分,新冠病毒也有毒性不断降低的过程,但具体传染性、致病性怎么样,需要积累数据,在实验室中通过研究确定,这需要有一套科学而复杂的鉴别过程。这显然不是人为可以挑出来的,也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症状来辨别。

对方轻症,并不意味着你也会轻症,自作聪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反受其害。如果轻信传言产生轻视心理,准备不足,反而加大了风险,这不是在拿自身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吗?

过度娱乐化疫情

容易麻痹抗疫心理

本报评论员 项向荣:眼下,拿新冠病毒开玩笑,逐渐成了一种调侃的形式,这可以理解为大家的自嘲。

开开疫情的玩笑,是乐观的一种表现,但毕竟“精神胜利法”不能取代科技手段,有些人就是在这方面走过头而栽了跟头。不久前在广西南宁,一名男子在获悉媳妇新冠阳性后,竟然突发奇想,想试试不戴口罩、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会不会得新冠,或者多久后得新冠?结果不到几个小时,他就开始发烧了。

“挑个温和的毒株产生抗体”的想法,实际上和南宁这位男子一样,属于脑洞大开。新冠病毒毕竟是传染病,其传染性大家也都知道,病毒大面积开花,没有科学防护与应对,估计很少有人能在这场看不见的战斗里幸免。

泛娱乐化解构疫情,容易麻痹人们的抵御心理。严肃的事情终究要严肃对待,认真审视,容不得自行其是。对于疫情还是要敬畏病毒,同时也是敬畏生命。

尽力晚阳少阳

自我防护值得重视

本报评论员 陈江:时间改变了一切。现在的新冠,已经不是2020年初期的病毒了。大数据不会撒谎,对于绝大多数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奥密克戎的危害大为下降。

但病毒毕竟是病毒,新冠和我们知道的水痘不同,水痘大部分人一生只会得一次,但新冠是存在复阳和二次感染的,对每个人来说,二次感染的风险始终是存在且无法避免。所以,做好自我防护和提高免疫力,是个不二的选择。

由此可见,出门在外戴好口罩,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降低病毒的留存率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多准备一些医用消毒酒精、N95口罩,居家环境保持清洁,及时清毒,让自己尽量晚些阳,甚至不阳。这是当下尤其要注意、值得重视的事情。

免疫力是最好的保护伞。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大家也要调节好情绪,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坚持运动。当人体储存了足够多消灭病毒的子弹,感染疾病的概率自然会降低。

做好了这些,就不用挑什么“温和毒株”。面对病毒,也可以泰然处之。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