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家政进社区 创造更和谐的氛围 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日常生活中,各位可能在业主群常常会看到这样咨询家政服务的帖子:“想找一位会做饭的住家阿姨”、“谁家有不错的小时工?”的确,随着我国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生活照料需求旺盛,家政服务业正快速发展。但是,家政服务人员“找不到、留不住、不满意”等问题当前仍然存在。家政进社区指的是家政企业以独营、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进驻社区,开展培训、招聘、服务等家政相关业务。推动家政进社区,有利于稳定服务关系、提高家政服务品质,是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关键环节。昨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鼓励家政企业与社区托育、养老服务等机构合作,促进居家养老、育幼和社区助餐等服务融合创新。一起来看。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3年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国家政服务网点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社区家政服务能力全覆盖,推动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加,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指导意见》确定了推动家政进社区的5项重点任务。
首先,要着力建设家政社区服务网点。支持家政企业以独营、嵌入、合作、线上等方式进驻社区,开展培训、招聘、服务等家政相关业务。鼓励家政企业连锁化运营社区网点,拓展网点便民功能。同时,各地要制定社区家政服务网点建设指南。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减免家政社区服务网点租赁费用,对家政社区服务网点建设进行专项补助。
《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推动家政培训进社区。支持家政企业利用社区共享空间开展培训。推动家政培训“大篷车”进社区,为社区失业、退休等人员提供菜单式培训课程。推动家政院校进社区,鼓励申请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工青妇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家政培训进社区活动,并按规定进行补贴。要着力挖掘家政社区就业潜力。支持家政企业吸纳社区未就业人员,通过分时段灵活服务等模式,实现“家门口就业”。按照已形成的协作帮扶关系,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直达社区服务网点就业,鼓励所在社区统一解决住宿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脱贫人员等购买家政服务商业保险,组织用工单位为其免费提供体检。鼓励龙头家政企业以合伙人加盟形式,吸纳高校毕业生开办线上或线下的“社区家政小店”,担任“店主”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各地“双创”优惠政策。
此外,要着力创新社区家政服务供给。鼓励家政企业与社区托育、养老服务等机构合作,促进居家养老、育幼和社区助餐等服务融合创新。支持具备条件的家政企业承接适老化改造项目,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依法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引导家政企业创新服务模式,针对“久病床前无孝子”等服务痛点,探索家政服务人员轮班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社区为非住家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便利条件,逐步实现区域内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提高家政服务品质。着力创新家政进社区的供应链,支持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在社区发展,提供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家政服务、产品团购等全链条服务。鼓励街道、社区开展家政服务需求调查研判,引导家政企业按需制定服务供给菜单。建立便捷畅通的社区消费评价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进社区。提升家政进社区规范化水平,引导社区家政服务人员100%持证上门。支持家政企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企业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进社区,推出家庭新产品、新服务、新消费。
【新闻观察:家政进社区 创造更和谐的氛围 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有人会疑问,家政是到家里去服务,家政企业和家点对点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进社区呢?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家政服务了,小到钟点工、简单的保洁,大到照顾老人、小孩的保姆、月嫂服务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纠纷。家政服务是一种到家的、私密的服务,它既需要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更需要一种相互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事实上,很多家政企业在创业之初都会把地址选在社区周边,这样既能让周边居民加快熟悉、认可,又能无缝对接服务、快速响应雇主的需求。后来随着家政企业的不断壮大,连锁型、平台型企业纷纷成长起来,家门口的小家政公司少了,这样对家政行业的整体发展虽然更有益,但是,家政行业和居民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现在根据最新的《指导意见》,家政企业通过社区,不仅能够回到居民身边,而且还发挥了更多的作用,企业和雇主双方都有了更多的保障。尤其是养老托育等需要和家庭成员互动的服务,在社区的帮助下,相处的更和谐了,服务的就能更贴心。
推动家政进社区,不仅造福百姓生活,同时也在助力企业的发展,持续在小舞台上,挖掘产业发展的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