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智慧应急”体系初步建成,今年入汛以来成功防御36次暴雨
6月持续性强降水让单次防御暴雨洪水应急响应历时12天,为厦门有史以来应急响应时间最长的一次;3个台风对厦门产生影响,给高山及沿海带来最强12级大风……这就是今年汛期我市异常的气候。我市做了哪些应对措施?昨天(11月15日)上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2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介绍。
每年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厦门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启动市级防御暴雨洪水和台风应急响应6次,全市各级共成功防御36次暴雨过程,仅6月就遭遇11次暴雨过程。面对复杂天气形势,我市灾害损失较轻,全年防暴雨防台风期间未发生人员伤亡灾情,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环境。
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我市不断健全完善防御台风暴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狠抓工作落实。今年7月,市府办印发了《加强改进我市台风暴雨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十项措施》的通知,市防汛办迅速下发《关于加强改进我市台风暴雨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十项措施任务细化分解表》,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落实高级别预警“叫应”、建立重大活动熔断机制、提高精密监测水平……
“健全我市应对台风暴雨灾害天气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市防汛办常务副主任、市应急局副局长欧卫国介绍,今年市防汛办还2次组织《厦门市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修订,使应急响应工作更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我市应急指挥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智慧应急”体系初步建成。通过建立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市防汛指挥平台,实现应急处置重要依据实时掌握,促进防汛防台风抢险救援各项决策指挥水平提升。
欧卫国表示,下阶段我市将全面推进“十项措施”落实落细,完善市级防汛指挥体系,有序推进易涝点、地质灾害点防治,着力提升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紧盯气象趋势,提前筹划抗旱保供水工作各项措施。
今年天气怎么样?请看大数据
雨水多还是少
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岛内平均降水量1207毫米,比历史平均偏少1.2%,岛外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比历史平均偏少1.9%,均属正常。
台风几个影响厦门
今年以来,3个台风对我市产生影响,我市两次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
水库蓄水量如何
目前,全市26座小(Ⅰ)型以上水库总蓄水量13233万立方米,占汛限水位相应库容的66%,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与常年同期相比增加25%。
链接
避让地质灾害
同安3个村整村搬迁
今年我市遭受多轮强降雨和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以及台风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对此,我市全年高效处置了43处险情报告,及时转移群众778人次,发布地灾气象预警22期,巡查排查地灾隐患2100多人次。
“群测群防组织群众转移避险虽然简单高效,但毕竟是权宜之计,远离危险才是万全之策。”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一级调研员周畅灵说,我市开展整村搬迁避让工作,对于同安区莲花镇的淡溪村、西坑村和小坪村半岭自然村等地灾高危又不能就近选址搬迁的3个村,在同安主城区建设7幢24到29层共1318套、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搬迁安置小区。目前,已累计签约村民588户、签约率97%,签约村民移交房屋574户、房屋移交率99%。地灾隐患点移交出来的房屋247栋也同步拆除,有效地消除30多处地灾点,受益群众达1400多人。
此外,针对能就近选址迁建的同安区白交祠村滑坡点,我市则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就近选址还建,建设22栋86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建成后可安置群众37户128人。安置房于去年12月开工建设,本月底将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