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增19个市级非遗项目
近日,厦门市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值得一提的是,这19个全是新增项目,涵盖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以及民俗等五大非遗门类,可以说是闽南民间文化的代表。至此,我市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也从91个增至110个。
在本次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中,厦门非遗工作者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从生活中“走出来、活起来”。从项目质量上看,名录亮点纷呈,彰显了隐藏在民间的工匠艺术魅力,充分展现了地方风情与人文底蕴兼具的厦门特色。
本期挑选了3个新增项目——闽南金缮技艺、闽南造像和银同黑脸妈祖信俗,本报记者与代表性传承人交流,听他们讲述如何坚守与创新的故事。
闽南金缮技艺
以黄金描绘“伤痕”
金缮,即“用金修缮”,是运用漆工艺来对破损及有瑕疵的物品(瓷器和紫砂器居多)进行修复,这门技艺不仅可以让原本残破器物破镜重圆,还会将其赋予新的生命。由于多用金漆或漆色,故名之。
闽南金缮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对传承人吴艺明来说,过程充满意外。“我都不知道,原来这还是非遗。”2018年,他的金缮作品放在朋友的艺术空间展览,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到后眼前一亮,追问道:“这项技术怎么没有来申报非遗?”直到这时,吴艺明才知道原来这门祖传的手艺,竟是非遗。
吴艺明出身于翔安的漆器世家,从小看着父亲做漆器。耳濡目染下,他对漆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掌握了漆器制作的传统技艺。1981年,他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室内装饰,但他也不“忘本”,常常跑去漆器专业蹭课。四年的学习,让他更系统地学习了漆艺的理论与实操。毕业后虽然没有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但一有空他就自己琢磨,把家当成漆器工作室在使用。
吴艺明说,2005年他在翻阅一本杂志时,才知道这门用大漆修补器皿的手艺还有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金缮”。在此之前,父辈们都称其为“大漆修补”。这门技艺源自中国,经时代变迁,在日本等地颇为盛行。
金缮制作工序复杂,要先将器物的缺口进行擦拭、打磨,再用大漆进行黏合,最后刷上金粉。这个过程耗工耗时,对环境要求严苛。吴艺明介绍,修补好的器皿要放在20-25摄氏度、湿度在70%-80%的荫房里荫干,完成一件作品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金缮上手并不算难,但难在如何把金缮做好看,这非常考验“修复师”二度创作的审美。“如果采用得当的手法、优雅的设计,不仅可以还原破碎的原作,还能增加一种‘残缺的美’。”吴艺明说。
这项非遗被发掘出来后,也让吴艺明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从2020年开始,他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专业教授“金缮”这门选修课,希望把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学生。
闽南造像
传统技艺造时代新像
闽南造像随着中原文明南迁,融入闽南地域文化并发展延续,历史悠久,在唐、宋、元、明、清的历代宗教场所的宫庙、道观及其建筑墙壁上,散落着众多精美绝伦的造像作品。
闽南造像主要流派的第一代可追溯至明中叶德化造像大师何朝宗,第二代为清同治造像大师苏学金,第三代为清光绪闽南造像大师许友义和陈其泰,第四代是以陈明良、林峰荣、候金水(台籍)为代表的闽南造像大师。到了王国辉,则是第五代传承人。
20世纪90年代初,王国辉报考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原德化职业中专学校)陶瓷雕塑专业。毕业后曾跟随陈明良学习佛像造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和仙游的林峰荣学习大型佛像造像,到厦门和候金水学习大型佛像造像。此外,他还经常到著名雕塑家李维祀的工作室观摩学习。
1999年,王国辉创办“集美国辉闽南造像工作室”和“集美区闽南造像传习中心”,秉承弘扬和传承闽南造像文化的初心,努力探索闽南造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路。
最传统的闽南造像技艺,首先要设计绘图,对人物再创造。最繁琐的步骤要数制作黏土,需将干燥的黄土、稻草梗、棉絮,加上水搅拌均匀,放置30至40天,形成黏性好、拉力强的黏土。最关键的立骨环节,也就是定制造像木架,骨架立住了,人物才能有风骨,这一步是为泥塑打牢基础,保证石像屹立不倒。王国辉说,随着科技的进步,黏土如今大多以玻璃钢、木头、不锈钢、铜等新型材料代替,更为便捷。
闽南造像技艺,除了注重造型的完美,更需要刻画人物神态。王国辉说,“要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构思造型,表情要细腻、生动、传神,让整体看起来线条流畅,神态平和。”
如今,宫庙对闽南造像的需求量减少了,如何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让闽南造像的文化和气度融入现代的艺术和审美中,让传统技艺为时代造像,王国辉也在探索着。现在,除了在工作室培养接班人,他还经常深入校园教学,培养小小爱好者。
银同黑脸妈祖信俗
连接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传统观念里,户外妈祖雕像肤色多为石材本色,庙宇里的神像多为粉红色,但在同安区大同街道三秀社区的银同天后宫,供奉了一尊黑面妈祖。据介绍,明嘉靖三十七年五月,倭寇进犯同安南门,镇守于南门城楼的妈祖显灵,“以阴兵击贼,脸色尽紫,终成不退”,这就是黑脸妈祖的由来。
清顺治十八年,延平郡王郑成功起兵收复台湾。部将林圯(南门内铜鱼馆人)迎请朱紫门之黑脸三妈上战船供奉。妈祖“涌潮济师”助延平郡王大军进入鹿耳门,登陆北汕尾岛。银同黑脸妈祖信俗自此传入台湾。
银同黑脸妈祖信俗,是台湾黑脸妈祖信仰的发源地,亦是台湾三大妈祖支派之一。改革开放后,银同天后宫于1995年恢复供奉妈祖。从那时起,就陆续有台湾妈祖宫庙、信众为寻找黑脸妈祖,来到银同天后宫谒祖朝圣进香。银同黑脸妈祖信俗也成为连接两岸妈祖信众的纽带。
黑脸妈祖发祥地的银同天后宫,是市级涉台文物古迹。如今,天后宫内尚存清康熙年间的石柱一对和雍正年间的麒麟照墙遗址。天后宫前,同安的母亲河之一——东溪蜿蜒而过,元代古城墙横卧在东溪岸边,与周边的孔庙、金车石刻、铜鱼池等文物古迹和古榕树,形成最具古同安文化特色的历史景观。庙口的朱紫门广场融合了妈祖文化和城墙文化,于2020年重建。
黑脸妈祖信俗的当代主要传承人,是银同天后宫管理委员会及其带领的100多人义工团队。银同天后宫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柯朝阳说,为更好地弘扬妈祖慈悲大爱精神,银同天后宫坚持民俗活动与慈善公益相结合,如每年举办中元普度,所用的大米和食用油在普度圆满后,都发放给同安区相关镇街的低保户;举办“金秋助学圆梦”,资助同安、翔安的困难大学生;春节前举办“寒冬送暖”慰问特困户、事实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