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民宿给中评遭电话轰炸?评价机制失灵商家也受害
中秋假期,姚女士带家人前往长沙铜官窑景区游玩,订了三间定价近一千块的民宿。返程后,因觉得性价比较低,姚女士给该民宿打了一个中评。没想到,姚女士一天内就收到了民宿老板多次电话轰炸。不仅如此,民宿方面还表示,不实行“五星级点头哈腰的服务”,“你出来消费,希望我舔你吗”。
图片↑被电话骚扰后,姚女士将中评改为差评。图据九派新闻
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态势,本来应该是有利于广大消费者的。因为人人都可以自由地给商家的服务打分,人人也可以方便地看到他人的评价,这样一来,商家就不得不尽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否则,就没有竞争力可言了。
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具有和姚女士类似遭遇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问题的核心在于,想要不给商家打好评,真有点难。在餐厅吃完饭,服务员会提醒你给个好评;坐一次网约车,司机会在你下车时要求打好评;就算去银行办一次业务,窗口的语音也会提醒你,要打一个好评。
如果你没有打呢?就会有商家软磨硬泡、好言相劝,甚至用送小礼物、返现等花式手法让你“屈服”。至于像新闻中的民宿老板一样搞电话轰炸的,也绝非个例。如此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相关平台上的打分逐渐“失真”,其参考价值大打折扣。试想,姚女士只是想打一个中评都这么难,那么这家民宿得到的好评还剩下多少可信度?
当然,民宿方面有自利自保的心理,也不是不能理解。要说以往的顾客给民宿打的好评都是虚假的,未免有些武断。看得出来,民宿对自身设施和服务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之所以对姚女士的中评无法容忍,可能是感到有点“冤枉”。而姚女士在入住时提到的自媒体身份,也可能触动了民宿方面的敏感神经,认为她是“为黑而黑”。
尽管如此,所谓不实行“点头哈腰”星级服务的说法依然是站不住脚的。商家服务好消费者,是责任也是义务,与“点头哈腰”无关。姚女士尽管对民宿的居住环境和服务质量不满,但并没有提出非常过分的要求,不知民宿何出此言?至于姚女士的自媒体身份,其实道理和商家在相关平台上接受的打分一样——如果一个自媒体发布的内容失实,“为黑而黑”,最终必然会被粉丝抛弃。退一万步说,即使姚女士的评价不够客观,民宿难道就连一个中评都无法容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连一点逆耳的声音都听不进去,又怎么能指望未来能够精益求精,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呢?
更重要的是,一个中评引出的争议,指向的不仅是一个民宿的服务态度问题。拿这起争议来说,网友在热闹之外,得到的更多是“倦怠”——既然在平台上打分会惹来这么多麻烦,那能不打就不打吧。当众多消费者都陷入“倦怠”情绪不可自拔,商家也没有理由沾沾自喜。因为,一个商家乃至一个行业的没落,往往就是从评价机制的“失灵”开始的。民宿或许认为自身是“硬气”的,但它失去的不光是消费者的信任,更是客观认识自身的宝贵机会。
就此而言,无论是相关平台还是职能部门,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清理商家各种抵制差评、用水军堆积好评的套路,重新激活评价机制的效力。在此也想提醒商家,如果一开始对姚女士的言语过激是情绪失控,那么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或许真该好好冷静一下,重新思考这个“中评”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