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堡垒:湖里区金安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百姓幸福再“加码”
基层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这“一公里”,就是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创新探索近邻党建“1314”工作法,有效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实现了社区党委组织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有力提升。今天的《堡垒》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金安社区,看看党建如何引领社区治理,为居民的幸福“加码”。
成立于2009年5月的金安社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老人孩子多、低收入人群多、公共服务资源匮乏,成立之初,金安社区的种种治理难点一度让社区工作者发愁。如何走出治理困境?在社区党委书记吴丽敏看来,发挥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广泛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是这个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发展破题之道。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党委书记 吴丽敏:以筑牢党组织这个核心, 来引领带动各类力量 ,通过联商联治、居民共治、多元共治, 来联动各类力量参与到小区治理当中,把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保障性住房社区人口密集,为了第一时间倾听、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金安社区党委发动居民党支部的党员代表成立“楼道党小组”,鼓励党员主动竞聘自家楼栋的“梯长”。社区第五居民党支部的书记潘桂华是高林一里39梯的“大管家”,她负责的楼栋有60多户居民,当上梯长后,谁家的水管漏水了,谁家对电梯改造有意见,潘桂华都了然于心。
潘桂华:(敲门)阿姨,我小潘。阿姨,是说上次漏水是吗?
聂阿姨:对对,我们厨房这边。
居住在高林一里39梯的蒋才植夫妇年过八旬、儿女在外,生活多有不便。潘桂华成为梯长后,这对老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意见有人听、生活的困难有人帮了。
高林一里39梯居民 聂计淮:我们原来提(意见)没地方提,但是自从小潘当楼长以后,什么问题都解决得非常快,让我们非常信任。(有一次)手摔断了以后,她来看过很多次, 我当时都不晓得能够去报销,她就跟我讲你这种情况应该是有报销的,那时候用了五万多 报了四千多。
“支部建在小区、服务落在邻里”,十年来,通过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楼层管家”的四级管理服务网,金安社区的一户户居民被连接起来,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氛围,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第五居民党支部书记、高林一里居住区39梯梯长 潘桂华:我们通过梯长群,把社区党委,物业还有协警,城管等等各方力量都汇聚起来,把党的触角从小区延伸到楼道里,倾听居民心声,帮助居民群众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在党员先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主动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志愿服务活动在金安社区蔚然成风。2016年,金安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018年,又再次上榜“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如今,金安社区的居民志愿者人数已经从当初的2000多人,发展到如今拥有16支志愿服务队,3600多名居民志愿者正在为缔造美丽家园献计出力,受益群众达到30多万人次。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法律志愿者 崔建明:如果通过协商不成,我们就可以通过诉讼程序,由劳动仲裁部门或者法院,通过这个程序来维护你的权益。
老党员崔建明是一名退休法官,自从来到金安社区居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法律驿站”就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高林一里和三里的居民们遇上法律纠纷、法律问题,都会先到这里找志愿者咨询。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法律志愿者 崔建明:(法律驿站)给社会起一个稳压器作用 (社区)人那么多,层次不一样,像我们有一大队的法律人员在这边,我们就通过普法教育,从“情理法”几个方面去普法,邻里相助和睦,大家幸福指数就提高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安社区荣获了7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实现了社区党委组织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有力提升。用好“党建+志愿服务”这把“金钥匙”,探索建设“1314近邻工作法”,开通线上“金安之声”“居民意见箱”,搭建线下“党代表服务站”“书记回音壁”……十年来,金安社区党委把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压缩成了为民服务的“零距离”,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正在这样的基层“连心桥”中不断加码。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党委书记 吴丽敏:通过这样的形式把我们整个居民体系社会力量一起共建起来,一起建设好美丽家园,(未来继续)发挥下设党支部的功能作用,继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 关心关切的问题,办好事,办实事,把相关工作结合到整个基层组织的建设当中来,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在社区里更加幸福,生活得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