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之于中国,我们如何实现超越
每年的诺奖张榜,都成了全球性的新闻事件,也吊足了国人的胃口。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以表彰他们为纠缠光子实验、证明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所作出的贡献。
三位物理学家虽然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还是特别为之欢欣,因为:在本届物理学诺奖的背后,有中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作为安东·塞林格的学生,也是其研究团队的主要参与者,潘建伟院士参与开创量子信息物理学这个重要研究领域。颁奖委员会提及的潘建伟导师安东·塞林格的四篇量子通信实验文章,潘院士分别是其中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两篇文章的第二作者。颁奖委员会还提到另外三篇文章,而这三篇文章都是中国科学家独立开展的研究工作。
在诺奖获奖者群星中,有不少华人科学家,其中物理学家最多,有6位: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锟。由此可见,物理学是华人科学家离得最近的学科领域。不过,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和获奖记录都是在国外取得的,他们的身份是华裔科学家。截止到目前,只有屠呦呦打破了诺奖的记录,成为第一位跻身诺奖的中国科学家。再看物理学诺奖榜单,华人科学家虽是最多的,但还没有中国科学家的正位。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科学界正举全国之力,缩小与世界科学珠峰的距离。伴随国力快速崛起,科学硬实力从跟跑渐渐赶超,有的领域进入并跑的态势。就以物理学领域而言,近年来,我国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潘建伟院士认为,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方面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发展迅速。2020年,潘建伟和陆朝阳等学者研制成功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推动了全球量子计算的前沿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继谷歌“悬铃木”量子计算机之后,我国首次成功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
本届诺奖物理学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贡献,为此,我们替中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点赞、自豪,但也为他们感到些许遗憾。
中国科学家若要实现全线并跑和超越,显然还有不少路要走。这里需要国家的托举,仰赖科学共同体的同向同行,须有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美接力,还要有科学家个人的才智支撑和意志牵引。
不过,话又说回来,诺奖并不是检验科学家成就的唯一标准,顶多只算一个重要标准而已。科学的本真意义,在于对未知领域的追问和探求,出于对知识和真理的好奇和发掘。至于得不得奖,倒在其次。我们不妨把一年一度的诺奖活动看作是科学界的一种加冕仪式。
更何况,诺奖并不能代表对人类科学的终极评价,它本身存在选择性关怀的问题。比如,很多重要的学科领域,诺奖并没有做到“阳光普照”,比如,十万分重要的数学和哲学,无论从人类知识起源上说,还是从二者对于人类智性的重要性而言,都是不可缺席的,这对于诺奖而言,则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失明。还有不少“被遗忘的角落”,也在诺奖的光圈之外。因此,我们在关注诺奖的时候,小心被其强光灼伤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