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做实养老服务工作 织密老年人权益保障网
为实现我省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上个月底,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条例》针对老年生活中的“七大难”,比如用餐难、出行难、看病难、运用智能技术难等,进行纾困解难。条例将于明年元旦起正式施行。
对于独居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吃饭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针对“用餐难”,《条例》明确,支持开设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制定规划布局和建设运营标准,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助餐配餐服务;对相关服务经营场所实行低租或者免租政策,其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规定优先予以减免。
我省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率在全国仍处较低水平,造成老年人出行极为不便。不会使用“两码”又让老年人出入公共场所受阻。针对“出行难”,《条例》规定,加大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坡道、扶手、电梯等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力度,为老年人交通出行等提供优先便利;六十五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老年人出行,应当予以优待礼让;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通过上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公园、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通过身份信息共享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条件。
许多老年人觉得去小医院就诊不放心,去大医院人多挤不动,老年人“看病难”问题更为突出。针对“看病难”,《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老年人设置绿色通道,全过程实施助老服务;支持建设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等;支持设立家庭病床,按规定逐步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开展各类健康促进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移动支付、网上缴费、刷脸验证等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老年人面前划出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针对“运用智能技术难”,《条例》规定,尊重并支持老年人使用符合其能力和习惯的服务方式,保留并完善现场服务、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并为老年人接受新技术提供引导和帮助;鼓励网站和移动应用等优化功能,推广符合老年人阅读习惯的出版物;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支持企业研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辅助性产品;组织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
从业人员缺乏身份认同、福利待遇偏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成为制约养老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用工难”,《条例》规定,加强养老服务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制定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家庭服务员的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家庭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等的监督管理,提高对老年人的照护水平。
基层各类教育资源供给与广大老年人旺盛的学习需求相比,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针对老年人“上学难”,《条例》要求,将老年教育列入教育发展规划,制订相应的制度规范,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将老年教育资源向基层和社区延伸,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老年教育,支持各类教育机构设立老年教育学习点。
此外,针对老年人“就业难”,《条例》明确,鼓励老年人发挥优势和特长,自愿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创造从业条件。
【新闻观察:做实养老服务工作 织密老年人权益保障网】
《条例》针对老年人生活中几大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纾困解难,这其中有哪些是较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探索?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条例》中提出的“七大难”,涵盖了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像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年人出行的问题,以及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问题等,都非常符合时代的特色,可以说对今天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实施了“精准打击”。近几年,银发浪潮“汹涌”,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在加深,有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也不断出台。方案在纸上,但需求在日常。所以养老服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把“纸上的方案”变成老人们的生活日常,而这次《条例》里的措施,就像是针和线,紧紧围绕老年人的需求,织牢织密这张保障网。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就业难”的问题,这次也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思路,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因为在大家以往的认识里,老年人就是在家颐养天年的,但实际上,有很多老年人,有充足的体力、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智慧,他们希望投身社会建设中,更不希望被社会遗忘,所以我们应该要为他们开辟合适的再就业渠道,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诉求。前不久,麦当劳在中国老年人才网发布招聘信息,就有不少老年人去应聘,这说明老年群体实际上是有不小的就业需求的。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贝”。当然,同时我们更要做好相关的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完善他们的就业环境。今天是重阳节,在这里也祝各位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