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向海图强筑梦深蓝天地阔 科技引领陆海统筹奋楫行
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今年29岁的于世迎,目前已在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上工作了整整十年,“工资翻了一番,成了家也买了房,这十年我挺满意的!”
从进城务工青年,到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再到成为合同制正式职工。十年间,于世迎的工作和生活一直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与青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不断提升海洋经济整体实力的努力密切相关。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青岛的海湾与城区构成和谐画卷(央广网发王伟 摄)
胶州湾畔,青岛因海而生。丰富的海洋资源、鲜明的海洋特色是青岛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青岛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近十年来,青岛向海而兴,在当好海洋强国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上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港产城”融合促发展 打造循环经济新标杆
2022年中秋节晚上,满载39.6万吨铁矿粉的“山东大德”号轮船正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作业。
“干这行,手要稳、心要细。”在距离地面50米的卸船机操作间里,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的固机一队操作员于世迎一边向记者传授工作诀窍,一边操纵抓斗从船舱里抓出矿砂。参加工作以来,于世迎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员工于世迎在卸船机操作间工作(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同在青岛港工作的远航,亲眼见证了青岛新时代十年来发生的改变,有着切身感受。从“远博士”到“远工”,再到“远总工”,十年间,远航在同事口中的称谓一变再变。而这个变化,也是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与远航个人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十年前的董家口港区还只是泊里镇下面几个原生态的小渔村。”作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首批建设者,远航2009年博士毕业后,就一头扎到了港区建设中。
建设初期,建设者们就住在工地旁的集装箱里,海边的冬天格外冷,睡觉时盖几床被子被冻醒也是常事。“生活环境差,可是建设速度一点不含糊。”远航告诉记者,“我们用了363天,就完成了国际上平均两年多才能建成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凭借这个码头,世界上最大的矿石船可直靠青岛港,并以此为中转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拨,由此确定了青岛港的国际矿石中转港地位。
现在已经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建设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的远航,手指着港区说,从40万吨级矿石码头到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再到年最大接卸能力1400万吨的全国首个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个个新泊位在董家口港区“落地生根”。“能够亲身经历董家口港区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闻名,这十多年来虽然辛苦,却也收获满满。”远航说。
青岛港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港口(央广网发 山东港口供图)
产因港兴,港为城用。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走进毗邻港区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一条条错落有致的化工原料运输管道映入眼帘,这就是董家口发展高端化工产业不可或缺的“大动脉”。
“以化工产业为例,乙烯、丙烷等企业生产所需的液体化工原料,从港口卸运开始便可以通过管道进入园区,实现‘一站直达’。”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公共服务部副部长季斌说,这些原料不需要通过汽车、火车运输,而是通过运输管道直接进入园区储罐,成本低又环保,这也是临港企业的优势所在。
董家口经济区企业员工正在检查设备(央广网记者 刘博伦 摄)
董家口经济区内的产业聚集还形成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上游的聚烯烃成核剂生产出来后,可以直接供给园区内化学企业使用;园区内钢铁企业生产的钢帘线,是旁边轮胎制造企业的重要原材料。不出园区就有产业链,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也得到提升。
从2012年到2021年,青岛港的货物吞吐量从全球第七跃居第四,集装箱吞吐量从世界排名第八上升至第六。近三年来,青岛港新增航线55条,增速创下历史之最;航线总数达215条,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更是位居东北亚之首。
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道路上,青岛港稳步前行。
打造“大国重器”聚集地 科技赋能激活海洋产业
“青岛海西湾岸线总长12公里,平均码头水深12米,这里发展船舶海工产业得天独厚。”站在青岛海西湾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海洋科科长刘忠伟介绍。
船舶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是青岛向海图强的重要战略“支点”,青岛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央广网发 王伟 摄)
在青岛船舶圈里,一直流传着“一次搬迁壮大一个企业”的传奇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这也是最早来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吃螃蟹”的一批人。
北海造船在搬迁至海西湾之前坐落在青岛浮山湾燕儿岛,作为青岛船舶工业的“龙头”,那时候还被称作北海船厂的这家企业以修船闻名,造船一直是“短板”。
后来因为搬迁,北海造船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西湾,这里岸线水深港阔、不冻不淤,“建大坞、造大船”的愿望在北海造船人的心中“燃起来”。
北海造船党委委员张成舜介绍,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在北海造船已经补上了“短板”,还一不小心拿了“世界第一”:在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北海造船已交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8艘,32万吨大型矿砂船12艘,26万吨级大型矿砂船12艘,大型矿砂船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十年前不知名的海湾,到现在享誉全球的船舶海工产业基地,近年来,各种型号的“大国重器”频频从青岛海西湾驶向大洋。全球首座半潜式深海渔场“海洋渔场1号”、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核心模块等一批世界级高端海洋产业装备交付使用,一艘船舶海工产业“航母”正从青岛扬帆远航,驶向深蓝。
海洋产业不仅有“冷冰冰”的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生物产业也是青岛着力打造的重点。我国海洋生物领域首个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青岛打造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青岛的海洋生物产业在过去十年中的“蝶变”故事同样精彩。
青岛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谁能想到海藻里蕴藏着巨大的财富?青岛国际寡糖制备中心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领衔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青岛一家藻类加工企业共同推进,是管华诗院士团队“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突破原材料供应的重要一环。
“通过海藻制备的海洋寡糖,结构特殊,生物学活性广泛,未来应用前景广阔。”管华诗院士工作站驻站博士、管华诗院士科技助理李全才在说到海洋寡糖的“妙用”时如数家珍。
该企业董事长吴仕鹏介绍说,从海藻多糖到海藻寡糖,创新技术的应用让原料产值从每吨20万元跃升至200万元。
科技兴海已成为经略海洋的强大动力。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字号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青岛在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生物等重点产业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正积厚成势,孕育着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未来生态。
下活蓝绿相融“生态棋” 擦亮海洋生态保护底色
秋风送爽,漫步在青岛凤凰山公园的滨海步道上,只见苇草摇曳、景石错落、碧海倾城……所到之处美不胜收,一幅滨海风光图跃入眼帘。
城市阳台休闲公园成为青岛“颜值”新担当(央广网发 王伟 摄)
可是十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幅景象。“老青岛”相文东就住在离凤凰山公园不远的小区,他说:“附近海边的景点真不少,金沙滩、啤酒城、唐岛湾、城市阳台,就像一颗颗珍珠点缀在海岸线上。”
虽然住在海边,但是亲海近海对于当时的相文东来说却是“奢望”。“当时最怕的也是带着外地朋友逛海边。”相文东说,那时候养海参的池子和违章建筑占据了景点之间海岸线,就像人们常说的,“隔海一里地,到海挺费事”。
海岸线资源是青岛城市风貌的典型特征和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守好海岸线就是守好城市生命线。2016年初,青岛制定《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正式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担任青岛蓝色海湾整治建设项目负责人的正是相文东,“拆违建、清岸线、调项目、修慢道、植绿化、保文化”,累计拆除各类海岸违章建筑近1000万平方米,实现137公里海岸线整治,绿化面积近220万平方米。随着“蓝湾慢道”“自行车道”“滨海步道”一一出现在海边,海岸线变成了市民临海亲海的城市“会客厅”,实现了还海于民、造福大众。
站在“蓝湾慢道”上,相文东自豪地说,“通过蓝湾整治,把青岛西海岸上的各个景点串到了一起,像把洒落的珍珠串成了‘珍珠项链’。现在来了外地朋友,先领他们到这里逛一圈。”
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是充分利用海洋优势的基础,也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从海岸线,到近海,再到远海,青岛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灵山湾畔发展对比图:10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旅游观光地(央广网发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宣传部供图)
从凤凰山公园海岸线向外海延伸3海里,在距离竹岔岛不远的地方,是一片近万亩面积的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青岛的海洋牧场开始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工程。人工鱼礁就像是给海洋生物搭建的“海底家园”,先是藻类植物附着,然后贝壳类、小鱼小虾陆续出现,大鱼群也被鱼虾吸引过来、栖息繁衍。经过青岛上下一致努力,前些年因为过度捕捞而近乎荒漠化的近海海底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目前,青岛在建海洋牧场已达25处,其中,18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居全国第二。
海洋牧场迎来丰收时刻(央广网发 王伟 摄)
从青岛海岸线向南120海里,是全国首个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就系泊在这里。
“‘深蓝1号’养殖的国产三文鱼大约两个月后就要分批上市了。”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公司副总经理郝林对记者说,这个成功的尝试开启了渔业养殖从沿海、近海再到远海的新征程,也意味着青岛找到了一条“耕海牧渔”的新路径,让蓝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
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成为全世界啤酒爱好者的节日(央广网发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宣传部供图)
蓝色的海洋,承载着青岛无限期待和美丽梦想。潮涨潮落间,青岛已经成为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城市之一。201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刚刚超过1000亿元,十年后的2021年,突破4000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青岛交出了一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成绩单。
碧波无垠,孕育无限生机,蕴含无限希望。敢为天下先、敢领时代潮,牢记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谆谆嘱托,青岛正在奏响向海图强、经略海洋的“蓝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