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是个什么课?
这两天,“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的话题在网上受到热议:有网友感慨自己未来就要进入社会,但对一些必备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却不够了解。也有人说很多东西都是进入社会,一下子逼迫自己去学的,甚至走了不少弯路。
一个人接触新领域,学习新知识,离不开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适度的危机感则能激发个人潜力,提高自身对某个行业或工作的适应能力。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前,能有意识地查找自身的不足,并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弥补知识与技能短板,这种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难能可贵。课堂是在校生增长知识、拓宽眼界的重要途径,他们希望大学多开些必备社会常识课,也是想在校园中提前用知识武装好自己。
舆论讨论的焦点,在于年轻人关心的必备社会常识,这不是指那些简单的生活常识,而是能真正在社会生活、职场工作中指导自己避坑的“干货”。比如求职择业,为何签署三方协议,如何保证自身权益不受损,通过哪些法律渠道维权;租房买房,如何避免花冤枉钱、上缴智商税;银行贷款、办信用卡、保险纳税这些社会经济事务,自己能否多掌握些专业知识,而不是在经办时像个“小白”;至于办公室实用技能,看似处理的是些小麻烦,但技多不压身,在工作里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网友的这些诉求,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大学教育一方面要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理论知识,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选修课、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印证理论、更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很多高校开设了跨院系、跨专业的通识课程,不少有特色的课程令网友羡慕“这又是别人家的大学”。学校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建议,对学生呼吁声高的课程,评估论证其现实可行性。就业、法律或职场等方面的课程,在专业学者参与之外,高校还可聘请业界人士来讲授,把前沿动态传递给学生,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
想让学校的一些课程注重社会性和实用性,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系统来说,职业规划、心理疏导、消费理财等课程,不妨贯通中小学阶段,而不仅仅是在大学阶段才集中开设。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光是宝贵的,课堂知识不可能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社会阅历更加丰富,比如向学长学姐请教、找靠谱的业界单位实习等,课余之外自学法律、经济学、社会学等,这对更加深刻地认知社会也会大有裨益。
面对未知世界,人们一时产生焦虑、困惑乃至迷茫情绪,其实是正常的。大学生同样如此,他们对工作、生活的担忧,其实是想要在未来掌握更多的主动性,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任的表现,而掌握更多的有用经验、实操技能,无疑能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游刃有余。
当然,想要自己在职场上与时俱进、不被淘汰,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葆有对长见识、增本领的热忱。在自身专业领域外,要不断加强对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学习、研究。此外,大学生对就业、职场等方面的疑虑,也需要全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和友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的自身进步赋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成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