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商业化,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国庆节在即,不少人开始筹划假期安排,浏览各大旅游平台网站找攻略、看点评。旅游景区有没有过度商业化,是影响出行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景区过度商业化由来已久,是游客投诉较为集中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古镇类景区,烤肉、酒吧、网红奶茶成了“标配”,本该彰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几乎见不到;在部分观光类景区的出口,游客离开前得经过一条长长的商业街,一看售卖商品多是粗制滥造;用手机扫二维码听景区语音讲解,却要先看一大段广告,“智慧旅游”反倒影响了游览体验……景区种种过度商业化表现,让游客望而却步。如何进行有效整治,是全社会共同关切。
旅游领域的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化方式。客观上说,景区适度商业化,既符合市场规律,也有利于改善游客体验。在不少景区内,适度设置的体验性项目、餐饮住宿配套、特色商品销售等服务,丰富了旅游消费场景,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增加景区收入。这些服务除了能让游客体验到更丰富、精彩的文化娱乐项目,提升旅游满意度,还能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旅游的综合带动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需要注意的是,景区推进商业化运营,不仅有经济效益的考量,也是为了更好服务游客,因此景区商业化得掌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只想着增摊位、上项目、赚快钱,置游客体验于不顾,这样的商业化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短期内景区或许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长期来看必然会积累众多差评,给品牌形象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而当景区吸引力逐渐降低,今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恶性发展循坏。就此而言,景区商业化还需紧跟旅游消费升级新趋势,注重文化特色产业与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努力打造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
引导景区适度商业化,相关部门早有行动。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1000多家景区受到处理,400多家被取消等级。《“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旅游景区门票、观光购物等价格管理。从各地实践来看,避免景点景区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是频繁提到的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针对景区过度商业化的惩处力度,有利于营造更良性、健康的景区商业化氛围,还游客更休闲、舒适的游览空间。
景区商业尺度,反映旅游服务态度。游客对景区过度商业化的诟病,主要就在于种种引人吐槽的商业围堵,严重影响了出行体验。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景区商业化的主体,广大旅游企业有必要转换发展思维,多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旅游服务才能有效提升消费粘性,更好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我国旅游消费快速升级的方向没有变,旅游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没有变,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没有变。通过适度商业化打造更多品质高、口碑好的精品景区,不断提升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定能激发旅游发展更大活力,为促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