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厦门市应急管理局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以科技信息化为引领,大力推进智慧应急建设。三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积极开展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应急指挥中心场所及相关配套队伍、装备及机制建设。今天,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我市依靠科技创新,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标志着我市智慧应急建设工作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成为市委、市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指挥调度的重要平台,必将为推动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创新发展,提高城市重大风险防范能力,助力厦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安全保障。
已建成的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700平方米,共分为指挥大厅、联合值守中心,指挥长会商室、专家会商室以及新闻发布厅等多个功能区,可提供128个值班值守和指挥工作席位。可为我市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防范处置提供信息支撑平台和救援指挥场所。应急指挥中心重点构建以下能力:
一、多维度的监测预警能力
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了各类灾害要素的数字化整合。系统目前已对接了全市17个横向委办局部门,汇聚气象、海洋、地质、水利等部门内部11类,外部45类数据资源,有效提升了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风险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其中狐尾山仙岳山森林火情预警处置系统可通过基于热成像的视频监控技术,实现森林火灾的及时发现和精准定位,有效提高了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现已建成的厦门市地震遥测台网由一个中心站和5个子台组成,可对厦门周边及台湾东带的地震活动进行全时监测,已建成的1880余台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可及时向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包括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速报信息、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在内的地震预警服务,提醒公众及时避险,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二、多手段的安全监管能力
我们积极创新监管执法手段,提升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从物防、技防、人防的融合实战应用出发,建设厦门市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已动态接入了18家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相关报警数据以及重点区域的监控视频,通过实时获取各关键工艺流程的动态数据,实现对相关企业安全风险的智能识别和自动预警。建成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了顺畅便捷的信息通道,推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自改、自报,定期修订更新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在手机端开通的“厦门应急通”集成了各类移动执法功能,并内置了企业数据库、法律法规库、专家库、事故案例库和危化品名录等工具资料,极大方便了执法人员开展现场移动执法,提升精准监管执法能力。
三、多任务的决策分析能力
应急指挥中心构建了“一中心、多系统、全场景、泛应用”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基于实时监测监控数据和云平台研判数据,借助分灾种和多灾种综合风险识别模型,可对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变规律特点进行分析研判,进而对各类灾情进行评估、预警及风险管控。同时支持视频会商、事件进展、响应等级调整和复盘演练功能。突发事件发生后,系统会智能地适配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任务。系统还可自动搜集事件周边的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医疗机构、避难场所、人口热力图等要素,绘制“突发事件处置一张图”,为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数据支持。省内首创的“避灾点数字地图”,在方便组织群众疏散的同时,也便于灾害事故现场周边群众快速搜寻并就近进入避灾场所,有效打通防灾减灾的“最后一公里”。
四、多场景的指挥保障能力
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应急指挥专网,打造部、省、市、区四级扁平化指挥体系,灾害事故发生时,可与部、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事故现场远程视频连线,与异地专家开展视频会商并接受救援指导。新组建的应急指挥保障分队,通过平时高频度的实战化场景拉动演练,目前已基本具备全时响应、全域机动、全场景应对的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保障能力,接到调度指令后队员可快速抵达事故现场,30分钟内完成现场指挥部场所搭建,建立现场应急指挥平台,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可通过视频会议、公网对讲、卫星电话等多种通讯方式,确保应急指挥中心随时掌握事故现场态势,实现前指和基指的视频会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同时“厦门应急通”手机端也实现了与系统平台的数据共享,真正做到一机在手,移动指挥,实现应急救援一体化、智能化、扁平化。
(记者:陈悦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