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共享充电宝涨价背后有大文章
共享充电宝曾以亲民姿态闯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可如今日渐高企的租借费用令不少消费者直呼“不敢借”“借不起”。最近,“共享充电宝租金涨至每小时4元”“共享充电宝用不起”等话题冲上热搜榜,引发热议。记者走访厦门多个地段发现,以前使用共享充电宝每小时一两块钱,如今每小时的收费普遍达到了3至4元,而且相同品牌的收费标准还不一样,我们先来看记者的调查。
计费普遍上涨 5年最高翻4倍
在明发商业广场的一家便利店门口,记者看到了美团和怪兽充电两台共享充电宝租借机器,扫描二维码之后记者发现,美团充电宝计费规则为每小时4元,怪兽充电宝每半小时2元。其中美团充电宝24小时封顶为30元,而怪兽24小时封顶价为28元。而在文化艺术中心摆放的街电充电宝,计费为每小时3元,24小时封顶为20元。
记者 熊伟:早在2017年,作为新生事物共享充电宝刚刚出现在厦门时,我们曾经关注过,当时的计费标准是这样的。
只需要100元押金或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分,一个充电宝就可以拿到手了,一小时之内免费,超时则按照每小时一元收费,每天封顶价格为10元。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起,共享充电宝就开始掀起涨价潮,开始告别“1元时代”,涨价至2元小时。2020年下半年,在厦门,街电、小电、怪兽充电、美团充电宝等平台收费标准平均在3元小时。而从去年开始,4元小时甚至5元小时的收费标准在厦铺开,充满一部手机常需10元以上。5年时间收费最高翻了4倍,更多消费者对其价格上涨有了切身感受。
消费者:一个小时三四块确实有点贵,这么贵的话应该就不会考虑了。
消费者:说实话就对我们学生来讲还是挺不友好的,还是有点太贵了,而且有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然后当你结算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下就要好贵。
消费者:就是说我们还不回去,然后有疫情,我就说能不能停止,说隔天要还,隔天其实我们刚好出不去,我前后收费大概有100多块。
企业回应:具体计费标准 与区域有关系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大部分都是5000毫安的容量,这种标准的充电宝在网络上售卖价大多数都在20至50元,如果按照现在大多数共享充电宝品牌24小时封顶价,都能买一个新的了。除了涨价之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相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在不同地点的收费也不同,甚至相距不到十米的租借机器,收费都会有所差异。
记者 熊伟:我们在明发商业广场的一家店门口看到了有两款共享充电宝的机器,我们来扫一扫美团充电,看看要多少钱,这台机器的收费是60分钟3元,距离这台机器不到5米的地方,在对面还有几台美团充电,我们再来扫一扫,然而这台机器上扫出来的价格每30分钟2元,也就是每小时收费4元,看起来是同样的机器,距离不到5米但是收费却不一样。
而针对收费标准不同的情况,美团app的解释为“不同城市和柜机计费规则有所不同,具体规则您在扫描机身二维码后会详细展示”。对于自家品牌是否存在涨价的情况,近日,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也作出了回应。小电方面表示,在定价方面符合监管规则,目前未有涨价的情况。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情况和人流量定的,商圈、景区等价格就会高一些,具体的计费标准以扫码显示的单价为准。
怪兽充电客服人员则表示,共享充电宝是公司统一进行阶梯定价,综合考虑设备成本、场地租金、运营人员工资成本等情况,如果看到不同商户收费标准不一致,可能与公司定价策略或者商户参与制定有关。
共享充电宝企业集体涨价,其价格变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局?大幅涨价是不是共享经济的唯一“救命稻草”?我们继续来看。
行业运营模式从直营转向代理 不同使用场景价差拉大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充电宝价格出现这些变化,与行业格局调整有关。在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之初,经营以直营模式为主。疫情发生后,以直营模式为主的共享充电宝企业由于之前在一、二线城市的点位竞争中投入了大量商家营销费用,加上柜机折旧、资金回流等方面的压力,营收呈下降趋势。轻资产化成为业内的优选项,不少公司选择代理商进行代理,并积极布局庞大的点位网络。按照不同的点位和需求,很多共享充电宝公司都因时因地调整收费标准。
专家:企业提升服务才是长久发展的核心
相关学者认为,共享充电宝在刚刚出现时,需要培养用户习惯尽快占领市场,所以会先用低价的方式吸引顾客,但如今市场趋于成熟的阶段,企业就会进入回报盈利期,涨价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丁长发:这个就变成我们经济学叫做寡头式,几个寡头,比如3到4个寡头的竞争结果,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市场均衡的价格,比如说我们消费者可能愿意1小时2块3块或者4块钱一小时,然后它供给的也有一定利润空间,这样就形成一个市场均衡的价格。
丁长发表示,市场逐渐成熟后,接下来可能会形成更多细分领域,共享经济本是为了提高闲置资源使用效率,一味抬高价格有可能变相“驱散”庞大的消费群体。行业想要健康持续发展下去,企业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核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丁长发:未来如果说通货膨胀比较厉害或者怎么样,整个物价发展变化可能会价格略有微调,总体而言我觉得涨也不可能涨到天上去,因为本身它技术含量很低,第二个进出的门槛也没有,关键还有替代品,就是说自己带充电器或者自己带充电宝,所以这样的话它的存在就抑制了价格上涨的因素。
新闻观察:共享充电宝涨价背后有大文章
今天的新闻观察,我们邀请了本台新闻观察员郎立斐。
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充电宝涨价引起的吐槽不少,当然主要是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一族,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共享充电宝还不是必需品,涨价对多数人的影响不大,为什么这件事值得我们关注?背后有什么深意?
郎立斐:一小时1元到4元到10元,共享充电宝成为“刺客”,和前一段的钟薛高之类一样,对多数人来说,应该是无感。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值得关注。共享经济从共享单车开始,一直被认为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创新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基本是一样的:通过大手笔的补贴快速扩大规模,取得风投资金的加持,进一步挤压对手,实现寡头垄断。共享充电宝本来不是刚需,也很难培养起客户忠诚度,但是因为共享经济的风口,一时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今天涨价,是因为玩不下去了。也就是亏损太大。表面上看,一个几十块钱的充电宝,一个小时的租金就是4元,应该是暴利。但是它的分成模式(店铺佣金分成)、客流不大等因素,造成企业毛利很高,实际却亏损(怪兽充电每个季度亏损1亿美元)未必盈利。这就陷入恶性循环,客户流失,服务下降,收入进一步减少。
共享经济走到今天,真正成功实现盈利的不多,滴滴巨亏,共享单车几乎都亏损,也在涨价。疫情之下,经济进入冬天,烧钱的会越来越少,最近华为的“寒气”文刷屏,其中谈到,未来十年应该是非常痛苦的,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全球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华为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活下去最主要纲领,该收的收,该关的关,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互联网从不考虑利润,到利润为王,创业者应该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