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初显:财政政策+金融工具 引来资金资本资源活水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为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问题,我市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相关改革方案落地实施四个月成效初显,预计今年内可引入的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
财政政策+金融工具 引来资金资本资源活水
上午,五缘湾湿地公园TOD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围绕地铁2号线湿地公园站,采用片区统筹模式进行立体开发,涵盖高端住宅、购物中心、办公、公寓等多种业态。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是我省首个TOD成片区开发示范样板。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往按照传统模式修建地铁,一些站点周边的土地无法盘活,增值效益零散。而通过TOD模式,就可以依托站点,把周边闲散、低价值的土地资源串联起来,成片开发,打造新的城市综合体,人流聚集到地铁站点周边,实现土地的增值,反哺地铁建设和运营。
厦门地铁上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赖智悦:按照“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综合运营”的TOD理念实施成片开发,在实现土地资源增值,反哺轨道建设的同时,有力提升城市配套和城市品质。
像TOD项目这样的建设发展模式,是我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大重点项目同步推进,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要用于保运转、保民生和扶持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加大。为此,市财政局提出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
市财政局基本建设与债务处处长 吕鹤: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投融资理念的转变,从过去财政投资转变为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从过去建设、运营分开,转变为建设运营一体,统筹用好各类资金、资源、资本,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破解资金筹集难题,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年内厦门预计可引入社会资本超2000亿元
方案提出要推广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中选优比选社会资本。市财政局充分用好用足我市PPP额度,今年以来牵头策划生成16个PPP项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涉及产业园区、跨海通道、生态环保、公共停车等多个领域。
市财政局基本建设与债务处处长 吕鹤:PPP(模式下)社会资本为了获得合理回报,必须从设计建设到后面的运营统筹考虑,所以实现建设运营一体,可以引入先进经验,运营技术,一些大的片区可以实现招商,增加产值税收。
据介绍,PPP项目推出以来,各大央企纷纷前来洽谈,也体现出了我市政府信用好、营商环境佳、社会资本投资意愿强的特点。
按照改革方案,我市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基金,将保险公司、各类基金等掌握的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引入厦门,参与城市建设,投资厦门未来。各类资本看好厦门未来,投资意愿强,城市建设投资基金首期计划设立两个子基金,募资规模200亿元、可撬动银行贷款500亿元,中远期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此外,我市还着力盘活存量资产,将分散的资产通过优化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死的资产变成活的资本,实现资本化运作。目前已策划8个项目纳入国家REITs储备项目。其中,厦门安居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已成功上市,是全国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设施REITs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