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仍在 定会统一

两岸新新闻 2022-08-15 09:29:34

2022-08-15 09:29:34

台湾诗人余光中将乡愁形容成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从事厦门文史研究五十多年的何丙仲,却更愿意把父亲的乡愁形容是一轴长长的画卷。何丙仲和父亲分隔两岸四十年未得见,父亲的乡愁在书画中,在家书里,跨越海峡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的一生。如今,何丙仲正在整理何家的两岸家书,希望为"两岸共同记忆"留下一份档案。他说,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就是祖国何时统一,“待到两岸统一日,家祭定会告先父”。

何丙仲:1949年我父亲就到台湾去了,就把他的乡愁画入他的书画。

在何丙仲看来,乡愁对于父亲何启人来说,是一轴长长的画卷,他在这头,父亲在那头。何丙仲从小就爱画画,但直到台湾的家书传来,他才知道,父亲也是如此。得知父亲在台湾师从张大千,年少的何丙仲时常幻想有朝一日能与父亲切磋画技。但等他见到父亲真迹时,父亲早已过世。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父亲在书信中知道我喜欢画画,就特别经常在书信里面,讲到画画的事情,我父亲的画因为海峡隔绝送不过来,邮寄也不方便。但是我是在照片上看到的,能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他的乡愁,感受他对祖国的热爱。然后现实又那么无情,海峡两岸让我们不能相见,他们老一辈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所以我们看他的画,我们更有一种感触,家祭无忘告乃翁。

抗日战争期间,身为飞行员的何启人一心报国,北上加入国民党空军部队,并先后参加了杭嘉湖空战、武汉保卫战等,立下赫赫战功。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我父亲是一个独子,我祖父鼓励他从军,送我父亲上战场,父亲无愧我祖父的教导,但是时局变化了。

这张泛黄的全家福拍摄于1949年,当时何启人奉命携妻儿飞往台湾,将年仅3岁的何丙仲留下与祖父母生活。临行前,一家人在鼓浪屿家中拍下了这张全家福。这一别,何丙仲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何启人也再无法回到故乡。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时代的)那一片灰掉到我头上,就变成一个大石头,但是我祖父从来没有怨言,1958年我们就通信了,因为我们家是华侨,他(在信里)更多的是对祖父母的关心还有遗憾,作为一个儿子不能来侍奉父母亲,但是家乡的信大陆去的信,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很大的安慰。

2004年,何丙仲作为两岸文化交流代表团成员,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此后,他对照家书里父亲描述的场景,走遍了父亲曾走过的路。在淡水河边,一对父子跨越时空在这里来回踱步。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我哥从美国来台湾迎接我,带我到父母亲曾经住过的眷村,我们家都拆掉了,那是在淡水河边,那时候正是黄昏,淡水河静静地流淌,而我看到夕阳西下,想到我爸拿着水在这边散步的样子,然后兄弟两人泪流满面,第二天 我们一起到空军公墓,我终于也能够跪拜在我父亲的墓前。

在家书中,父亲曾对台湾乌来瀑布的美赞不绝口,让何丙仲十分神往。当他亲眼见到乌来瀑布,心里却不由感慨,父亲没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壮美河山。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比如说他看到了乌来瀑布,台湾那个瀑布的美景,他(说了很多)感受,若干年以后我特别到乌来,去看那个瀑布,我一看觉得太伤心了,我们不要说黄果树,就德化的瀑布就比它美多了,但我父亲描写得这么热爱,就是因为在台湾的一角,一见到瀑布我就想到我爸说的乌来。

离别四十载,家书100多封。何丙仲说,回头来看,见字如面,自己受到了父亲很多潜移默化的教诲。如今故人不在,何丙仲也已76岁高龄,他也常将父辈的故事告诉女儿和外孙,接下来,他希望把何家家书整理后交给档案馆,为"两岸共同记忆"留下一份档案。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

他不教给我什么,但是我能够从他的一言一语得到一种启发,书信在我们家庭已经不是家庭的意义了,代表一个时代的一种产物,两岸隔绝时代的一个产物。这能够让以后的中国人知道这段历史,分隔两岸的中国人的那种感情,才会知道我们祖国统一的要紧。

现场:何老读写给父亲的悼词:阿里山青,鹭江波暖,一夜春涛急,清明又到,杜鹃休再啼血。

眼看近段时间两岸关系风高浪急,何丙仲说,自己是老兵的后代,最不希望的就是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当他读《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时,他总是会想起何家的两岸家书。他说,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就是祖国何时统一,相信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等到那一天,两岸亲人就不必再分离,杜鹃便可不再啼血。

厦门文史学者 何丙仲:这个时代已经到了这个关头,我们作为去台人员家属,心情是非常激动的,特别是这次的军演,(让外部势力)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祖国统一了,当然第一个要告诉,我的父母亲,你原来的心愿,你的爱国的精神,现在已经是化为现实。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