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厦门市卫健委重要发布!

厦门广电 2022-08-05 13:02:49

2022-08-05 13:02:49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厦门市委宣传部举行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工作成效和经验亮点。



第十六场发布会

今天上午举行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上官军主持,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姚冠华,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公立医院发展管理中心主任林进春出席并发布有关情况。





姚冠华说,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卫生健康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扩增医疗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两大主题,以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为目标,全面实施“健康厦门”战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有这些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居民健康水平

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十年




我市实施了健康厦门行动计划,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连续十年保持在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前列,健康厦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多项卫生健康指标持续向好,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2021年我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1.1岁,比2012年增加2.12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50‰、2.92‰,妇幼卫生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已建成床位25642张,千人均建成床位4.97张。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7.69人,千人均执业(助理)医师3.19人,千人均注册护士3.37人。


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开启了健康厦门建设新征程、全民健康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优质医疗资源

突破性发展的十年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效果图▲


我市按照“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实施了卫生健康事业“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行动计划,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目前,现代化的五缘湾医疗园区基本成型;岛外各新城均有高水平配套医院。先后建成投用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厦大附属翔安医院等一批高水平三级医院,推进川大华西厦门医院、环东海域医院、马銮湾医院等一批岛外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2022年将新增岛外床位2800余张,进一步促进岛内外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医疗水平快速提升的十年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图源官网)

十年来,我市首创“市校合作,高位嫁接”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打造区域医疗高地的新路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了实践蓝本。


目前我市已有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数量居全省之首)。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将于年底正式开业。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成为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厦大附属第一医院连续四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


全市开设了43个名医工作室,使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国内顶级医学专家的诊疗服务,“大病不出市”进一步成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深化医改

市民健康获得感最高的十年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场景应用,全面推行“一卡通”预约诊疗、“一站式”结算、“一体化”服务的数智医疗体系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流程,缩减7个门诊就诊环节,候诊时间缩短2/3。为95%居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及区域共享。


推行无陪护服务、日间手术、就诊移动支付、检查检验互认共享、信用就医、智能适老等服务,优化“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为群众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全市影像互认调阅累计1600多万次,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公众号月均预约挂号近120万人次。


首创“三师共管”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带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下沉基层,疑难病、重症病早发现上转大医院。近年新建扩建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致力完善“15分钟健康圈”。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达112.77元。2021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超过1800多万,比2012年增长96.3%,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突飞猛进的十年




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快疾控体系改革,加强疾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市、区疾控中心人员增编,核增增量绩效,实现优绩优酬。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打造重大活动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平台,组建海陆空立体紧急救援网络,近年救援人次位居全国前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全面严格落实防控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有效遏制境外输入病例关联本土疫情,打赢了“9·12”本土新冠疫情歼灭战,顺利应对外省市漫入我市疫情处置工作。全市已累计接种1295万剂次新冠病毒疫苗,超额完成未成年人预期接种计划,18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达97.83%,为加快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我市正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打造集中高效统一的最强公共卫生健康“大脑”,完善群防群控防疫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




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快速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扎实实施健康厦门行动计划,推进针对重大疾病和重点人群的17个健康专项行动,成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是全省唯一实现省级以上慢病示范区全覆盖的设区市。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2.9%,十年间翻了一番,高出国家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落实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为适龄在校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两癌”防治新模式。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市海沧医院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医院”,提升呼吸系统疾病早干预水平。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推进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立法,探索尘肺病患者社区康复模式。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打造全国示范型心理援助热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连续26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

是我市积极应对生育优化

和人口老龄化双重挑战

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取得显著成绩的十年




我们积极部署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双重挑战,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16家综合性医院均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已有医养结合机构38家,增强老龄健康服务能力。


积极贯彻优化生育政策,2021年我市出生二、三孩占比超50%。计划生育奖励兑现率100%。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已有326家托育服务机构,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达2.8个,普惠托位数全省领先。基本实现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母婴设施建设数量居全省首位。


会上

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

有答案了


提问 1

请问姚冠华主任,我市如何优化岛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岛内外医疗建设和服务一体化发展?

感谢媒体记者的提问。我市坚持实施“跨岛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和马銮湾医院等一批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推动岛内外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一是加快医院优势临床专科发展。在2022年新一轮“创双高”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中,岛外3家医院共有3个专科被推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为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呼吸内科、厦大附属翔安医院的普外科(肝脏移植项目)和厦门市第五医院的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


二是调整了第三医院的行政隶属关系。为加快推进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及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将原属同安区的第三医院纳入市级医疗服务体系,由市卫健委管理,经费渠道由市财政核拨补助。此举有利于加快医院的发展步伐。财政补助与市属同级别医院的投入水平持平,为医院更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三医院归市属管理,将给医院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医院工作,促进医院向高端技术领域发展,促进医院服务纵深发展。市第三医院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托管,实施同质化管理,补齐欠缺科室、补强薄弱科室、做强重点科室,全面加强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三是支持岛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2021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正式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市卫健委积极推进川大华西厦门医院项目建设,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已于今年6月底试运营并于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为推进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市卫健委还积极推进复旦儿科厦门医院科研楼建设,同时在儿科床位短缺的翔安区,规划建设复旦儿科厦门医院翔安院区。市政府计划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建设马銮湾医院。


提问 2

请问林进春主任,我市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已进行了十多年,这十多年来取得了什么成绩?今后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打算或规划吗?

十八大以来,我市累计下达妇女“两癌”筛查任务数32.4万人次,实际完成37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3885万元,完成率114.2%。十年来,筛查出“两癌”患者224例。


通过“两癌”防治工作,我市建立起了以市、区卫健部门为管理层,以市、区妇幼保健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成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为执行层,以市妇联、市总工会为组织动员层这样一个完整的免费“两癌”检查体系,实现了从宣传动员到检查确诊、追踪随访、治疗救助的全覆盖,确保了检查阳性个案均能得到有效的后续诊疗,有效降低了乳腺癌、宫颈癌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危害,为广大妇女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


由于我市“两癌”筛查工作起步早,基础好,于2021年入选首批15个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今年我市还印发了《2021-2025年厦门市适龄女性“两癌”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提出了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定了以本市城镇居民医保及职工医保无年度体检费用的35-64岁妇女为免费筛查人群,落实了由市、区财政按比例全额负担的经费保障,明确了各区政府、市区卫健部门、市医保局、市区财政局、教育局、妇联、总工会、宣传部、民政局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责分工,真正把“两癌”防治这一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举措变成一项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两癌”防治创新模式。


提问 3

2020年底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试点,请问姚冠华主任,我市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还有哪些新进展?

除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成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后,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川大华西厦门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据统计,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超过70%,填补了厦门乃至全省57项医疗技术空白;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引入总院开展的临床新技术98项,填补30余项区域空白,医院连续两年进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儿童医院50强”并位居福建儿科类首位,共接受厦门市及周边地区47家医院(含三甲医院)转诊危重症患儿万余名;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获批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是目前福建省唯一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国家级分中心;市中医院获批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在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百强榜”排名已居第41位。


提问 4

请问林进春主任,厦门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呢?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双重挑战,我市全面加强老年友好型和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全面构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出台《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厦门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二十多个法规政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政策支持。


积极打造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做实做细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为签约的80岁以上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每年提供不少于一次的免费上门出诊服务。鼓励医疗机构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巡诊等服务。目前全市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145对。


切实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可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位1.5万个,已收托婴幼儿8000余人,其中已备案机构74家,备案率约占全省四分之一。2020年8月,率先在全省出台《厦门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两年来,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普惠托育试点,支持建设普惠试点机构23家、新增普惠托位1715个。预计今年底全市将新增30家普惠性托育园,增加2300个以上普惠性托位。今年我市将争创全国第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在全省属首个。


不断加大母婴设施建设力度。全市共有535家母婴室,其中公共场所335家。今年,将新改建母婴室44家,新增多性别使用母婴室17家。


戳图回看直

↓ ↓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