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引入小微企业危废集运中心:化零为整 规范危废管理
火炬高新区率先在全市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项目,打通园区危废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日前,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的小微企业危废集运中心迎来首次收运工作。
将活性碳、废有机溶剂等危险废物装进专用周转箱,经过智能设备称重,贴好二维码危废标签后,弘盛昌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专员就在线上下单,呼叫小微企业危废集运中心的工作人员前来运输危废品。
此前,小微企业由于分布散,产废少,因此单次处理费用高,且难以落实危险废物的处置去向,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火炬高新区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目前已与园区三十多家企业对接收运服务,危废接受类别涵盖17个大类141个小类,设计年收集贮存规模3700吨。这样不仅将小微企业产生的废物垃圾“化零为整”,还能提供现场诊断、管理咨询、业务培训等延伸服务,弥补小微企业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
绿渠(厦门)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宝龙:每一次都会上门给企业的每一个仓库的危废储存间,做一个规范化的指导,我们想扎根在火炬园区,努力为整个火炬高新区内的十吨以下产废企业,做好保姆式的服务。
火炬高新区还通过项目+园区服务模式,拿出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
弘盛昌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专员 薛冬梅:对于我们这种年产废量低于十吨的企业,火炬管委会每年有3000元的补贴,成本基本上是节约了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