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共卫生系统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

厦门日报 2022-07-27 09:17:53

2022-07-27 09:17:53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感染学杂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陆续刊发了厦门市疾控中心三篇高水平文章。两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均超过38,我市公共卫生系统的科研成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前期科研人员假病毒实验表明,奥密克戎病毒变种的感染率比野生型高4倍,是德尔塔病毒变种的2倍,表明奥密克戎比其他变种具有更高的传播效率。2022年2月,市疾控中心发表相关文章,全球首次发布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在不同病程的呼出病毒气溶胶载量。研究结果表明,奥密克戎患者每小时可呼出高达1000万个病毒颗粒,发病早期(发病后1-5天)和中期(发病后6-10天)病毒气溶胶呼出速率均值分别为5.8×107拷贝/小时和4.4×107拷贝/小时。个别患者在发病后期(发病后11-19天)仍然维持高达百万级的病毒呼出速率,证明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具备较强的气溶胶传播能力,同时提示了潜在超级传播者的可能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预防气溶胶传播不可放松。因此,市疾控中心针对奥密克戎亚变异株BA.1和BA.2感染后患者呼出病毒气溶胶的特性开展了后续研究。

2022年5月,市疾控中心再次发表研究文章,该研究全球首次发布奥密克戎亚变异株BA.1和BA.2患者呼出病毒气溶胶载量差异,发现BA.2亚型具备更高的上呼吸道载量和呼出病毒阳性率。但二者呼出病毒速率总体水平相近,BA.2亚型病毒呼出速率的峰值略有提升。本研究提示科研工作者应继续寻找影响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传播的多种因素,比如环境耐受性提高、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和传播方式多样化等,为未来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科研机构加紧开展科研攻关,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卫健委提前布局,指令市疾控中心成立相关科研小组,并围绕新冠病毒监测、疫苗效果评价和药物筛选等开展研究,目前已有3个项目获福建省卫健委和厦门市科技局医学创新课题立项,1个项目获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参与多个国家级自然课题合作。

正因为有了科学研究的成果,才能形成对疫情防控的核心生产力,为后续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