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次平移文物保护建筑:在城市更新中 留下历史记忆
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一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统一呢?在湖里区,有这么一片古建筑群,它们大多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因厦门“岛内大提升”东部旧村整村改造工程需要,这些近百岁的老宅来了一场“乾坤大挪移”。
在湖里区的五通下边社,建于1938年的张文裕宅正进入主体平移阶段。由于岛内东部旧村整村改造,它将向北面平移约170米,每天“行走”10米,并涉及两次转体。这次平移,技术团队应对起来驾轻就熟,因为在距离张文裕宅的不远处,前不久完成平移修缮工程的王清祥宅,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作为我市首个平移的文物保护建筑,王清祥宅是全省实现最大规模整体平移旋转工程的文物保护建筑。在此之前,这座老宅是在距离现址约75米的位置上。
厦门大学建筑物移位加固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毛一兵:就如同一个已经快一百岁的老人家,它要移动一个位置,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既要保护原有的结构,不要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不能变化。
王清祥宅始建于1931年,是一栋总重约950吨、总建筑面积449平方米的两层砖混结构房屋。其建造者王清祥、王清仕是湖里仑后社有名的“出番人”,曾前往东南亚等地经商,因此,这栋房屋也被称为“番仔楼”,它的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和装饰手法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对研究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重要作用。
不过,在平移之前的检测当中,技术团队发现,这栋老宅的楼板、门窗、屋檐、屋顶都破损得十分厉害。
厦门大学建筑物移位加固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毛一兵:如果还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滑脚平移,或者滚轴的平移,就很容易在平移过程中,造成对房屋的二次损伤,或者倾斜。
专家经过反复技术论证,决定让王清祥宅可以用“脚”行走。共70套步履行走器被分布在建筑的不同部分进行顶推,使建筑受力分散,保持在相对静态的情况下进行平移。
此外,项目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PLC同步控制系统和远程终端监控系统相结合,运用到古建筑的平移监测上,最终,王清祥宅在不破坏一砖一瓦的前提下,实现旋转平移。
接下来的修缮工作,也花费了7个多月时间。平移修缮工程的顺利完工,也给片区内其他几座古建筑的平移修复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中建四局王清祥宅建筑平移修缮工程项目执行经理 陈汉清:这些古宅迁移到新址后,将与就地保护的古建筑石大春宅,坂美九十九间宅,形成坂美民俗文化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在采访中,我们能感受到平移修缮团队对老宅的尊重与敬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相信不久后,这里对外开放的民俗文化园,将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了解这段历史,老宅还是这座老宅,只是它还多了一个“平移修缮”的话题可以回味。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保留下来的“根”和“魂”,依然沉淀着过去岁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