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重温“爱国三问”,读懂“爱国者治港”

人民日报 2022-07-05 22:33:50

2022-07-05 22:33:50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家国板荡之际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发出的“爱国三问”,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现场,习近平主席郑重指出:“把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保证香港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图片1.png?x-oss-process=style/w10

“爱国者治港”,是历史的答案,是时代的答案,也是未来的答案。

历史的答案: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成长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香港成功的关键,习近平主席总结为香港人民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

“爱国”二字,深深镌刻在香港与祖国行进的史册里——

抗美援朝期间,香港爱国人士突破“全面禁运”,为祖国运来大量物资;华东水灾,有香港同胞捐资150万港元,只留书“无名氏”;汶川特大地震,香港10天募捐善款近20亿港元……

国家改革开放之初,港澳同胞率先响应,踊跃北上投资兴业,创下许多“第一”:内地第一家合资企业、第一条合资高速公路、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第一家五星级合资饭店……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港澳同胞来到内地投资兴业,不只是因为看到了商机,“而且是希望看到内地摆脱贫困、国家日益富强”;大家无偿捐助内地公益事业,“不只是为了行善积德,而且是基于与内地人民的同胞之情。”

还记得,香港“护国歌”校长的视频一夜传遍网络平台,一句“爱国没有任何妥协余地”,激荡起多少年轻人的心潮涌动、爱国情切。

还记得,香港大学的一场演讲,讲演者问起听众的启蒙歌曲。《我的祖国》响彻全场。缭绕铿锵的歌声,萦怀着时间割不断的羁绊,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尘霾散尽,香港的主旋律依然是脉动的爱国情,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

时代的答案:

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2021年,听取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述职报告时,习近平主席强调。

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的前进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和挑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的举措出台,为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擘画下,香港的定位越加清晰——

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翻阅“十四五”规划,对香港的科学规划饱含党中央的关切和期许。祖国的繁荣昌盛,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更是香港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的机遇所在。

未来的答案:

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位于新界沙田白石角吐露港沿岸的香港科学园,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6月30日傍晚,习近平主席走进这里。

85岁的陈清泉院士,站在习近平主席面前。5年前,陈院士和其他在港院士一起,给习近平主席写过一封信。

在对院士来信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此后,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明创科之于香港的重要性,“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既有基础也有潜力,只有这样,香港的发展才能更强、更高、更有内涵。”

两个场景,跨越10年——

2012年底,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深圳考察。在莲花山公园,有香港记者问:“习总书记,有没有话要对香港同胞讲?”总书记的回答清晰有力:“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

2022年6月3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步出抵港的专列车厢。在采访区,他强调:“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香港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份始终相信的力量,来自哪里?源于香港和祖国的一体同心、命运与共,源于爱国主义能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我们都应知道:爱国,是永恒的答案。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