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甘肃篇

新华社 2022-06-24 20:10:32

2022-06-24 20:10:32

新华社兰州6月23日电题: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甘肃篇

“绵延的黄土高原,广袤的草原,茫茫的戈壁,洁白的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面,整个地理形势宛如一柄玉如意。”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赞叹陇原大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赴甘肃考察,多次对甘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为甘肃发展明确定位、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2500万陇原儿女牢记嘱托,负重自强,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发进取,描绘新时代如意陇原的崭新图景。

“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苦瘠甲于天下”曾是甘肃很多地方的真实写照。吃水难、行路难的困苦几乎遍及每个贫困村庄。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困难群众过得好不好,扶贫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总书记要亲自看一看。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他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这是6月11日拍摄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村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深深感染着甘肃各级党员干部。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肃全省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尽锐出战。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36万名帮扶责任人、7.45万名驻村帮扶人员奔赴扶贫一线,铆足干劲攻下深贫堡垒。截至2020年底,全省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长期困扰贫困群众的出行难、吃水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元古堆村村民曾玉成原先种地有“两怕”:一怕运不下来烂地里,二怕拉不出去卖不上价。自从硬化路通到家门口,他用流转土地种起百合、党参,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村委会主任郭连兵感慨地说,2013年以前,元古堆村只有2.4公里硬化路。如今村组道路全部硬化,元古堆不再是“烂泥沟”。2018年,元古堆村甩掉“贫困帽”。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2021年以来,甘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体系初成,陇原乡村万象更新。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左)和同事商讨工作(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为了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甘肃在新起点上不断提升脱贫地区发展水平。财政资金集中注入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连年保持在80%左右;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养老机构覆盖所有县(市、区);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升……陇原大地正绘就景美人和的新画卷。

“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6月,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草色初新、生机勃发。三年前的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了解祁连山生态修复保护等情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一度无序无度开发,造成冻土破碎、植被稀疏,局部生态破坏。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让甘肃干部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

痛定思痛,甘肃以“断腕”之勇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全部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整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按期完成。历经“史上最严”整改,祁连山祛多年沉疴,还旧账欠账。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牧马20余年的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刘国年亲身感受到山绿水清的生态之变。这几年,曾过度放牧的草场上牛羊退出,竟有鹿群进驻。放马巡山时,他还常与野生动物“正面遭遇”。

山丹马场一场的牧马人在放马,如今的山丹马场正努力打造国家优质马种质资源保护及速力型赛马培育基地(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前来“验收”,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阶段性成果给予肯定。总书记谆谆叮嘱,“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甘肃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将生态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绿色之变”加快兑现“富足之变”。

这是4月16日拍摄的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风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祁连山下,一座座迎风转动的风力发电机是绿色“蝶变”的鲜明地标。甘肃是风光资源大省,紧盯“双碳”目标,当地谋划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优化风光电开发布局。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华能甘肃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2021年,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27%。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吸引大批生态产业落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国家级新区。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右)与林场职工为新种树苗浇水(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黄河在甘肃蜿蜒奔涌913公里。母亲河牵动着总书记的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叮嘱省市两级负责同志,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全省上下迅速行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基本构建,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启动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地。2021年,甘肃境内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68%。甘肃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

这是6月13日拍摄的甘肃省金昌市西坡光伏产业园区的光伏发电阵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站在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和自身发展势能增强的交汇期,甘肃融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加快推动新兴产业,改造重塑传统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总书记仔细端详,不时询问,还亲切地叮嘱游客注意爱护文物,考察全程都饱含着对敦煌文化的深厚情感。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定文化自信,‘敦煌人’责无旁贷。”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壁画修复师杨金礼在莫高窟第231窟内修复出现病害的壁画(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等工作积极推进:启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程,推进石窟考古报告编撰、敦煌文献分类整理出版等重要项目,出版《敦煌艺术大辞典》等重要学术专著。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提出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敦煌学研究的高地”重要要求,正在接续奋斗中逐步化为现实。

长城一砖一瓦,都是活的历史。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甘肃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为契机,提出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成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叮嘱在场的文化工作者,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读者人”以此为己任,努力出好书、出精品。《读者》发行量连续三年保持正增长,稳居国内文摘类期刊发行量首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甘肃进一步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文物从墙上走下来、从窟里走出来,扩大文化“瑰宝”影响圈,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