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垃圾投放点位融入社区景观 直运流程线上实时监管

厦门日报 2022-06-13 09:17:48

2022-06-13 09:17:48

垃圾投放与收运,是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各片区垃圾直运体系逐步完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日渐提升。从“邻避”到“邻利”,垃圾投放点融入周边景观,成为社区提升高颜值的加分项,环境改善、生活便利,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5月,《2022年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公布,其中“进一步强化投放和运输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又一次被提上了工作议程。对此,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办公室围绕“要点”展开部署,聚焦“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等问题,力求实现投放点改造利民化、分类直运工作信息化、农村收运规范化。

因地制宜 助推投放点改造利民化

在今年的垃圾分类工作要点中,明确“辖区已改造提升的投放点须达到辖区投放点总数的50%以上”有关要求。作为我市优秀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殿前街道投放点改造成绩单十分亮眼。

在殿前街道现代家园小区,如今的居住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经过整体改造,小区绿化得以重构,闽南特色红地砖有序铺设,在原先的垃圾投放点上,一座中式凉亭拔地而起——通体棕色、古朴典雅,顶部为传统“硬山顶”设计,还有垃圾分类宣传画拼接点缀,各类投放桶收入其中,使垃圾分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美观、舒适、便利。

将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结合起来,让投放点融入社区景观,巧妙地把垃圾桶藏在垃圾亭里,有效保障投放点及周边环境卫生质量。从此,垃圾投放点不再是附近居民人人避之的“脏乱源”。“以往阳光暴晒时,我们都要把面向投放点的窗户关上,以防臭气入室。但如今随着投放桶收入垃圾分类亭内,这类的顾虑也随之打消了。”居民李先生说。他对投放点改造成效表示肯定。

“原点位就地改造”既迎合居民生活习惯,又能保证各投放点高效使用。办法虽实用,但要针对辖区内投放点所处条件各不相同的情况,还需因地制宜出新策。辖区内大唐世家三、五期小区,约有13个梯位面朝小区外侧街道,居民进小区集中投放点丢垃圾颇有不便。

“此前,这些居民都通过自己设桶投放垃圾的,统一管理较为困难。”对此,社区在街侧规划了一块约30平方米的区域,建设一个能容纳约20个4类垃圾投放桶的统一投放点,不仅满足沿街周边餐饮商铺以及附近居民的日常垃圾投放需求,又能提升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以方便群众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为出发点,殿前街道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数据统计,如今殿前街道纯社区投放点改造提升率已超80%,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覆盖率已达100%,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

技术赋能 实现分类直运信息化

每天上午8时30分许,各色垃圾分类直运车从环卫停车场相继驶出,拉开了早班垃圾分类直运工作的序幕。

“收运车还有两站就到,可以把桶运出去了。”通过手机垃圾分类直运应用,中海寰宇天下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准确了解各类垃圾收运车实时位置,提前将分类桶运送至杏滨路边的垃圾分类接驳点。车至、装载、查验、收桶……接驳点置桶与收运实现“无缝对接”,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一套收运流程仅用了不到3分钟。

今年3月,“鹭岛垃圾分类直运”小程序上线推广,集美区79条垃圾分类直运线路率先实现了应用服务全覆盖。曾经需要收运公司、小区物业通过电话反复沟通的收运协调工作,现在只需共用一个手机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

据集美城发环卫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小程序使用方法近似于“掌上公交”:各条直运车辆运行线路、实时位置以及与各接驳点之间的距离,可在小程序上直观展现;提前预知、可视化监管,收运桶在接驳点停留时间压缩至15分钟,直运作业效率提高,收运车停靠时间减短,收运工作对路面交通影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扫码用车、程序激活、收桶记录、完成打卡……在日常收运中,如果遇到垃圾满载或车辆故障等特殊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该程序进行申报,后台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进行车辆调度与应急处理,实现直运工作‘接力’进行。”收运车司机说。

屡出新招 加速农村收运规范化

10组收运人员、51辆收运车、覆盖辖区12个村……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以来,集美灌口镇积极探索实践,现已形成了动态上门收运与分类督导相结合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

“您放错啦,泡过的茶包属于厨余垃圾,这是分类知识单,您可以拿回去学习一下。”谢春英既是村里的收运员,也是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员。今年是她在田头村从事垃圾收运工作的第3年,通过熟悉收运沿线村民的日常作息,谢春英每天都会在早晚两个时间点,在村内进行动态收运。“村里老人很多,一时还没能完全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我们需要更耐心一些。”

上门收运,无人应答,可按照村民家门前带有标签的垃圾桶,根据类别分类收运。这是灌口镇在农村地区上门收运的“新招式”——由镇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统一分发各类垃圾投放桶贴纸,村民们可将其贴在指定桶上,如不在家,可以把打包好的垃圾按照分类放置桶中,由各类垃圾收运车逐一上门分类收运,保证“当日垃圾当日收”,既方便收运也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群众配合度高,有效杜绝了“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的现象。

灌口镇积极引进好经验、好做法,以资源化手段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据统计,辖区生态农业种植园通过酵素制作工艺,每年可以处理21吨尾菜,在减少尾菜堆放的同时,可生产100吨酵素“反哺”农业生产;此外,该镇还引进市场化机制,对纸类、塑料、金属、织物、玻璃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处理,单月回收量可达28吨。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