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22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晚举行启动仪式

厦门日报 2022-06-10 09:04:54

2022-06-10 09:04:54

明天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6月9日—11日,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闽台文化交流巡展·非遗购物节将在海沧阿罗海城市广场举行,今晚将举行启动仪式。“非遗搭台、各界参与”的良好模式,非遗与商贸深度融合的形式,将整合更多力量,让更多市民在消费的同时领略非遗魅力。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厦门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以“闽台文化交流巡展”“非遗购物节”为主线,集中于6月精心策划近70场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其中,“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非遗购物节已于“六一”前夕上线,闽台文化交流巡展也于端午节前一天,分别在厦门市美术馆、深田路42号拉开序幕。非遗生活市集、非遗快闪、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展、非遗图文展和非遗儿童画展等活动接连亮相,集中宣传展示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吸引超五万人次参与,非遗市集交易额近60万元,点燃市民消费热情,充分展现非遗与现代生活、非遗与商贸相结合所焕发的全新活力。

近年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市文旅局领导下,同全市非遗保护机构、代表性传承人一起,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整体,以非遗体系构建、机制建设、活态传承为重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大量文化进基层、全民艺术普及非遗培训班、非遗宣传展示等,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取得创新性发展。我市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91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47项、市级29项,南音和“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还分别于2009年、202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72人、市级109人,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的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得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其中,9日—11日在海沧区举办的主会场系列活动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文化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市群众文化学会、厦门市海沧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优秀的非遗文创作品,逛非遗购物节,品尝地道的闽南特色美食,观看非遗快闪和街头艺人表演,诸多非遗好物让人目不暇接。

今年的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更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创意非遗”国潮生活市集将于6月中下旬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西广场、十字街中庭舞台举行。

接下来,厦门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继续在全市各区开展,非遗购物节也将持续热闹举行,让多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中。

【链接】

2022年厦门市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

用闽南方言读音将古汉语诗词文赋艺术再现,唐宋古音与今天闽南方言在音类和音值上都相当接近,用闽南方言吟诵,体现其音韵格律之美。

厦门微雕(许通海微雕制作技艺)

至今已有百年,可不用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等外物,全凭肉眼、意念和感觉运刀,每平方厘米刻500余汉字,能在一部微雕作品融入超百万字经典华章。

闽派盆景技艺(厦门)

始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为我国盆景主要流派之一。树种以榕树为主,兼以其他树种,讲究根、干、冠的统一,形神具备,刚柔相济,尤其是对榕树盆景要求七根美、块根美和根蔓美三美俱全。

传统纸扎技艺

这一技艺由来已久,用于祭神、婚庆、吊丧等民俗活动。其中,集美前场社区陈氏的传统纸扎技艺传承四代,历130多年。“七色纸料纸做屋,八竹功夫功种植”十四个字道出了其材料和用途。

闽南土笋冻制作技艺(海沧)

在海沧的老街、温厝村、宁坑社、山后社和海沧村、海沧社区、嵩屿村等地,自古以来有制作土笋冻的作坊和师傅。制作技艺分选料、清洗、熬煮、冷却四步,制作完成的土笋冻白润晶莹,甘鲜爽口。

鼓浪屿馅饼手工制作技艺

起源于1805年,因其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而蜚声国内外。它独特的口感归功于其传承百年的配方及纯手工工艺。工序繁多、用料精良、制作考究,掰开清晰可见六到八个层次的饼皮。

南普陀素饼手工制作技艺

源于明代,为祭祀礼佛之贡品并世代相传。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有“厦门素饼之首”的美称。成品主要有绿豆馅、南瓜馅、香芋馅、红豆馅、椰子馅素饼,以及吉祥饼、旺来酥、如意饼、菩提酥、香积饼等。

福船制造技艺(湖里)

“福船”曾是中国远洋船的主要船型,“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载体。福建古船模制作技艺传承人杨育锥积极参与宋代“华光礁一号”福船、长乐的郑和宝船等的重造工程,近20年制作大批“福船”模型,有近30条模型被中国航海博物馆永久收藏。

闽台青草药(厦门)

厦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有浓郁闽南特色的医药学经验。厦门青草药历史悠久,至北宋时期,经过吴夲发展已较为完整。以新鲜植物为药,具有源广、经济、简便、价廉等独特优点。

寒单爷习俗

海沧区青礁村独特的民俗活动。通常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九,轿夫们用銮轿将寒单爷神像抬出来巡境,举办各种民俗活动。青礁村万应庙供奉的寒单爷神像已有千年历史,寒单爷信仰也由青礁传到台湾。

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

霞城城隍庙建于清康熙初年,后同安人陈金绒等人奉请霞城城隍爷金身赴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分炉繁衍,霞城城隍庙是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祖庙,也是台湾其他城隍庙的太祖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两岸城隍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

同安朝元观玉皇信俗

同安朝元观是闽南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始建唐代,每年有正月初九“天公生”、六月初七“天门开”、十二月二十五“接玉皇”等节庆庙会,海内外信众、四方香客蜂拥而至。

马队迎王仪式

源于纪念在唐朝“安史之乱”中护卫大唐而牺牲的“护国尊王”张巡,其信仰传入同安,每逢闰年开展“北巡活动”,亦被尊称为“北巡王”。当年农历10月中旬,同安溪边社区信众会举行大规模“迎驾”活动,迎接“北巡王”归来,仪式已经延续五百多年。

翔安丁瓯仪式

在翔安新圩镇古宅村、马巷镇内官社区、新店镇洪厝社区等地流传。每年元宵节凡是有新添男丁的家庭,都要准备一座“丁瓯”祭品抬到大祖厝祭祀。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