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农“忙”种(二):科技赋能 小鱼池养出大商机
高颜值的厦门生态环境佳,区位优势突出,非常适合渔业养殖,再加上惠台政策的利好,吸引不少台农登鹭,在鱼类新品种开发、良种选育、产品加工及运输销售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找到商机。芒种时节多雨,预示着渔业丰产。今天的系列报道《台农“忙”种》第二集,我们一起去看看台胞们如何用科技赋能,在小小的鱼池里,创造出大财富。
拿着饲料、穿梭在各个养殖池之间,台胞高明每天定点给鲈鱼苗喂食。再过不久,新一批鱼苗就能长成出售了,这让高明十分开心。
在厦台胞 水产养殖业者 高明:这个鱼苗在台湾也可以卖,但是台湾的市场你养不了那么多,(大陆)随便一个地方养几千亩,台湾可能加起来都没那么多。
鱼苗长则两个月,短则十余天就能进入市场,养殖周期短、收益快,而且厦门温暖的气候适合鱼苗生长,这让高明看到机会,三年前决定来厦门闯一闯。现在,他养殖的鱼苗主要销往大陆的北方地区,一年能销出一千多万条,收成近两百万。对他来说,来到厦门之后的每一天,都是忙碌充实的。
在厦台胞 水产养殖业者 高明:这边市场太大了,市场大你才有钱赚,这个地方是不会放弃的,(打算)再建一个厂,建到浙江去,把这个厂扩到外面去,往北方走。
台胞汪勋武,是高明的商业伙伴,他来厦已有20年,从事绿色生物科技农业。现在,他与台农们合作,将生物酵素技术运用在渔业养殖,不仅有效降低了养殖鱼的死亡率,还能对水体起到杀菌作用。
在厦台胞 生物酵素研发者 汪勋武:政府也在鼓励台农在农业上升格的同时,能够更加量产,量产就需要环保的问题先解决,早期我们在养殖的时候,(鱼虾)会有排粪,会有氨,氮产生臭味臭气,现在我们直接克服了,我们在饲养的同时,(通过酵素)已经让它们直接在肠道里,直接发酵,出来本身就是没有异味的,那就不会造成污染。
更智慧、更绿色,是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汪勋武说,大陆地大物博、理念先进,如同一片广阔的蓝海,让他们这些跨海而来的新渔民找到遨游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