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我之前去看了三江源、祁连山,这一次专门来看看青海湖。”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从西宁出发,乘火车、转汽车,实地考察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情况。2022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特意提到“碧波荡漾的青海湖”。
青海湖、洞庭湖、巢湖、西湖、滇池、查干湖、乌梁素海、白洋淀……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如同一颗颗明珠,装点了中华大地。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松原市查干湖同正在捕捞作业的渔场职工交流。(新华社发)
地球之“肾”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又到夏候鸟繁育期,青海湖畔飞鸟翔集,生机勃勃。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今年共监测到水鸟42种,数量4.4万余只,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仙女湾。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近15年来,青海湖水位上升了3米多、面积扩大了300多平方公里。
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让周边气候变湿变暖,改善了当地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也改善了整个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沿着木栈道,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周边环境:远山如黛,碧水无垠,草原上牛羊成群,天空中飞鸟翱翔……
曾几何时,我国一些湖泊面积萎缩、水质恶化、蓝藻滋生,一度失去净化水质空气、调解局部气候的作用,也让不少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针对“华北之肾”白洋淀的污染,总书记痛心指出“过去肾功能都要衰竭了,一直在透析”;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严肃指出“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长江‘双肾’洞庭湖、鄱阳湖频频干旱见底,接近30%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池塘湖漾随处可见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书记叮嘱“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
经过生态修复和系统治理,我国湖泊水面不断扩大,水质持续改善,光彩持续焕发。
如今,洞庭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冬季候鸟数量刷新历史纪录,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频繁现身;白洋淀水质从2017年的劣五类全面提升至三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城与淀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向南迁徙的天鹅在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停留觅食。(新华社发)
盛水的“盆”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过去几十年间,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一度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全国每年1.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无法利用。
针对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
湖泊是天然水库,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涝的功能。推动退圩还湖、拆除非法矮围、修复防洪供水功能,盛水的“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防汛救灾工作牵动人心。安徽合肥主动启用巢湖周边的生态湿地蓄洪区,上拦、下排、边分、固堤,有效缓解了防汛压力。
当年8月,在安徽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雨后青海湖展现迷人风采。(新华社发)
吃饭的“碗”
位于吉林松原市的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祝愿大家‘年年有鱼,年年有余’。”2018年9月,看到查干湖粼粼波光、网收鱼跃的丰收景象,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
踏着晚霞,习近平总书记沿栈道步行察看水体状况和动植物生存环境,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总书记曾举例说,浙江丽水市“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边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叮嘱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在察尔汗盐湖察看现代化机械采盐操作,要求“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看到滇池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强调“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聚焦河流湖泊安全”“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一碧万顷、水光潋滟的美景,映照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