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神舟十四号再传捷报,那些青年的追梦之旅又添星光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今天成功发射
又有3名航天员
将进驻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这条“飞向太空”的征途
起点就在我国的西北大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又被称为“东风航天城”
60多年来
一代代“东风人”薪火相传
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如今,青年一代“东风人”
正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
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近期
央视军事联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电视台
推出特别策划《飞向太空》
探寻这条通向宇宙的道路上
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密码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吴恒金
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初期
第一批进场的警卫人员
当年他在炮兵学院学习时
因成绩优异破格入党
是同行中最年轻的党员之一
他说自己能来基地
就是因为“党员”这个特殊身份
▲吴恒金
1959年夏天
20岁出头的吴恒金
就被任命为机车组组长
他多次完成重要运输任务
运送过“东方红一号”卫星
周恩来、邓小平等人
都曾乘坐他驾驶的火车进出发射场
这里自然环境恶劣
冬天气温低至-50℃
夏天气温又高达50℃
穿着胶鞋都烫脚
但有一大批年轻人
在戈壁滩上深深扎下了根
1961年
18岁的田现坤参军入伍
从四川广元来到戈壁深处
▲田现坤
1966年
我国首次实施“两弹结合”试验
入伍才5年的田现坤
负责其中最危险也最关键的环节
对接原子弹与导弹
他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
完美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荣立二等功
戳图↓回顾田现坤完美完成任务细节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些年轻人无私奉献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东风甚至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这里只因心中那份爱国之情
以戈壁为家与风沙为伴
他们说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
历史展览馆里珍藏着一组照片
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05年
一项航天重大配套工程
在西北戈壁深处开工建设
由于任务太过繁重
环境太过艰苦
刚进入施工地点不久
施工人员便纷纷撤出
头一天刚搭起帐篷
第二天人就不干了走了
工期十分紧迫
可施工单位却迟迟招不到人
没有工人,就自己上!
运输修理站立即召集
由业务骨干组成的突击队
迅速集结至施工地点
他们身上的衣服
被汗水浸透无数次
被石灰浸染无数次
常常一折就破了
生石灰钻进衣服里
沾到皮肤上
一烧就是一个小坑
他们身上被烧出的小坑
根本数都数不清
顶着高温酷暑抢工期
以戈壁为家、与风沙为伴
虽然条件艰苦、工作繁重
但这些年轻的面庞上
总是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队员们没有抱怨、没有畏惧
有的只是冲天的干劲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反正没有干不成的
必须得干成!”
正是靠着这股精气神
这群与石灰、胶水为伴的航天人
终于突破重重难关
如期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为后续任务顺利进展
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长02:34
他们的故事或许鲜为人知
但他们的精神却闪闪发光
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
背后有这群航天青年
今天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
将把陈冬、刘洋、蔡旭哲
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在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的背后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主要担负火箭、卫星等
航天产品的技术勤务保障工作
被称为发射场区的“总管家”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但却以百分百的成功率
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
发发成功、次次圆满的成绩
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
一代代航天人为了祖国航天事业
远离亲人来到大漠戈壁
扎根于此,白手起家
他们勇于开拓创新
创造出一个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如今
一大批青年航天人
已走上关键岗位
成为发射场的中坚力量
他们代表着中国航天的未来
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期待青年一代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