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今日出院
1日上午,福建省首例正式获批临床应用的“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康复出院。这也是2019年,我国开展“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以来,全国第15例成功植入的病例。
患者 黄先生:基本上能走个一两百米,比手术之前的状态要好了很多了,有第二次重生的感觉。
眼前这位就是人工心脏的植入患者黄先生,今年51岁。重获“心”生的他,一直背着个黑色的背包,医生介绍说,那里面装着的就是“人工心脏”的外接电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 黄建:“人工心脏”是靠电池驱动体内的泵不断地旋转,进行这个血液的泵出。这个是它的两块电池,出去的时候就把这个小盒子背着,在家里就是把这个打开以后,把充电器插在这个地方充电就可以了。
原来,3年前的一场感冒后,黄先生患上了扩张型心肌病。今年4月,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诊断黄先生出现了心力衰竭,原因就出在左心室上,仅靠药物无法延缓黄先生的心衰进程。经过评估、论证,医院心外科团队决定为黄先生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也就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械泵”,辅助左心室向全身泵血。
4月26日,一枚重420克,由纯钛制作的“机械泵”成功植入黄先生体内,开始了它的工作:帮助循环全身血液。术后一周,黄先生的心功能,已经基本接近正常人,顺利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黄先生身体的各项指标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今天上午,他就正式出院了。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主任 单忠贵:(植入后)普通的中等体力以下的(活动)都可以(进行),包括基本的运动都可以的,这一例是长久应用的“人工心脏”作为辅助装置。从第一例用到现在已经(生存)12年了,理论上(期望寿命)可以到20年、30年。
植入“人工心脏”的费用是多少呢?医生介绍说,包括手术费在内,黄先生的花费在110万元左右。从2019年,我国开展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以来,全国共有14家医院开展了这一类型的手术。黄先生也是目前我国第15例成功植入“人工心脏”的病例。
记者了解到,心力衰竭是指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大约有600万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急需救治,在供体紧缺的情况下,许多人往往根本等不到手术那一天。“人工心脏”的出现,也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