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特区新闻广场 2022-05-22 21:48:14

2022-05-22 21:48:14


栗喉蜂虎回厦繁衍 种群数量达历年之最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今天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去关注有“最美小鸟”之称的栗喉蜂虎。作为夏候鸟,前些日子,“栗喉蜂虎”又回到了我市,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住了下来。跟往年相比,今年来度夏的小家伙,数量更多了。

在高楼大厦的环绕下,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独享着一份静谧。这些从东南亚回到厦门的小精灵正在忙碌着。清早起来,站在树枝上整理羽毛、捕捉今天的食物。在它们身后就是巢区。为了提升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工作人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巢区进行改造。因为栗喉蜂虎不喜欢住旧的巢,所以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重新堆砌了这面土墙。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保处工作人员 段道清:巢区我们在以前试验的土堆重新翻新了,里面沙土比按照8比2的比例,重新堆筑了 池塘铺了防渗膜,蓄水,方便昆虫产卵,丰富鸟的食物。

与别的小鸟不同,栗喉蜂虎是打洞筑巢的,而且对土质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这面土墙,栗喉蜂虎的生存、繁衍环境也更好了,它们自然更愿意来这里。根据统计,今年已经有200只左右的栗喉蜂虎回到了保护区,是近年来数量最多的一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保处工作人员 段道清:目前已经达到一百多到两百只,(数量)较去年同期是多了,巢穴也是比去年多,目前在筑巢和求偶阶段。巢区的深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还没有到产卵要求的六十厘米到一米深。

除了这个保护区,在五通浦口、五缘湾湿地公园,也都有栗喉蜂虎的身影,并且数量也不少。后续,这些在厦门其它地方的栗喉蜂虎也会慢慢回到保护区,所以保护区内栗喉蜂虎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等到7月,小的栗喉蜂虎就出生了,它们会在厦门长大,到了冬天再飞去东南亚过冬。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几年,我市野生鸟类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统计,2021年,我市新增了20种野生鸟类的记录,总数达到413种。今年以来,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更新。

厦门市观鸟协会 鱼鹰:2022年到目前为止,增加了6种,厦门的鸟类是达到了419种。因为现在厦门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做得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重视一些原生态的绿化。

厦门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在海边,你可能会看到白海豚在海面嬉戏,现在它们种群分布合理稳定、遇见率显著提升;在环岛路,你可能会见到保护动物文昌鱼,目前,我市已经实现了种群人工化繁育、通过增殖放流维持种群数量;厦门全市范围可见的市鸟白鹭,也是保护的重点,目前白鹭自然保护区正在建设监控预警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巡、视频探、网上管”的智能监管模式。这么多的保护动物,生活在我们身边,厦门也变成了我们与这些小生命共同生活的家园。

种植红树增殖放流 湿地保护见成效

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不同生物聚集的一个家园。目前,我市的湿地总面积约36905公顷,其中人工类湿地面积约8224公顷。接下来,我们也去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变化。

从空中俯瞰,下潭尾滩涂上的红树林郁郁葱葱,秋茄、桐花树、木榄等不同品种的红树林错落有致。仔细观察,你还可以看到不少小螃蟹在滩涂间穿行,呈现出“红林绿水轻舟渡,鹭飞鱼跃蟹儿肥”的生态画卷。20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局等多家单位的工作人员,参观了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对这里的变化,他们感触很深。

马巷街道办环保办 许琛琛:之前用来做水产养殖的一片滩涂,当时海水的状况就是比较浑浊的,整个海域海水的流动性比较差。经过了这几年的整治和种植,现在已经得到了非常大改善,再加上红树林公园的建立,居民有了一个更好的休闲去处。

从2011年开始,经过两期的施工建设,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内红树林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5公顷。这些年,相关部门持续在这里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越来越多的底栖生物在湿地里安了家,一个良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 杨盛昌:这种地方陆地上的植物来不了,海里的植物也很难来,只有红树林能够生长,所以它是一个非常珍稀的,海陆交界处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我市累计发布一般湿地名录9905.98公顷,湿地资源、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