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校园的劳动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2022-05-07 09:47:33

2022-05-07 09:47:33

在不少成年人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劳动课,都是童年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当时,这门以“劳动”为名的课程,虽然未必人人喜欢,但在课本和习题堆成的一座座小山之间,却是难得的亲近户外与强健体魄的机会。新世纪以来,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逐渐取消了这门课程。一些地方将劳动列为选修课程,也有地方完全以综合实践活动取而代之。然而,如今,人们曾经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具体内容。这意味着从下个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重返”全国中小学,成为一门独立课程。与此同时,和过去的劳动课相比,新时代的劳动课程标准,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招”。

新版课程标准将劳动课的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下设10个不同的任务群,并依照学生年龄将课程内容分为4个学段。在这套细致而具体的课程安排下,中小学生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相当完整的劳动技能培养。

具体而言,10个任务群中既有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也有又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为学生走向社会铺路的“农业生产劳动”“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等。在各个学段中,学生既能学到做家常菜、收拾房间等基础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担起自己那份家庭责任,也能通过亲自参与农业工业生产,尽早对社会上的劳动活动形成概念,进而确立职业发展志向,走上自我砥砺之路。

在“童年滤镜”的加持下,过去几代人记忆中的劳动课,很容易唤起形形色色的美好回忆。不过,倘若深究起来,当时的中小学劳动课程多少有些粗糙。当时,虽然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但基本上是门“校本课程”,每个学校的学生体验的内容都不尽相同。条件好一些的学校,可能会带学生种点植物、做些木工,也有一些学校单纯就是把学生拉出教室,到外面扫扫操场,清清花坛。在临近升学的班级,劳动课还可能被文化课程占用,变得形同虚设。

这些客观上的不足,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局限,也是劳动课一度在中小学校园中“消失”的原因之一。如今,劳动课被列入必修课,不仅是单纯的“重返”,也是浴火重生。唯有让劳动课和学生的成长目标深度结合,使青少年借由这门课程更早走上自立自强之路,这门课程的意义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出来。

从本质上看,劳动课有两大教育目标:其一,是通过对劳动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其二,则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在学生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同步促进其自主意识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以这两条标准审视过去那种形态粗糙、安排随意、充满“重在参与”气息的劳动课,虽说能将劳动的概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劳动体验,却很难培养未成年人形成他们所需的综合劳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成长。相比之下,新课标的安排既有“接地气”的一面,也有意在长远的一面。如果各地中小学校都能依照标准将课程规划落地,无疑是祖国下一代人的幸运。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将劳动教育的初衷坚持到底,在应试目标之外,为学生开辟出一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实践园地。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