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双减”背后的“隐性”问题: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年后收费小幅上调

厦视新闻 2022-03-07 19:34:42

2022-03-07 19:34:42

  “双减”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也是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当前,受“双减”政策影响,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非学科类培训大幅升温,伴随而来的问题也不少。近期,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通知指出,随着非学科类培训市场营销急速升温,一些机构趁机涨价、倾销课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双减”成效。那么,厦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情况如何,一起去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走访了厦门多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发现,部分机构年后收费有小幅上调。

  市民:有的后面报名,应该是价格比前几年会高一点,应该是很正常了。

  市民:有上涨,10%-20%肯定是有的。原本钢琴(每节课)应该是在150到200之间,现在200以上的也有,不同的老师价格不一样。

  市民:价格没太大差别,有些会稍微涨一点,涨得不多。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根据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同时,机构要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进行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厦门多所培训机构都明码标价,并表示将严格对照要求进一步规范。

  书法培训机构负责人 李晋阳:一般收20课时,有的16次,有的15次,一般一周上两次课。

  乒乓球馆负责人 曾冰冰:我们现在提供的课包,大概是20课时和40课时,基本上单课包的训练时长不会超过三个月。我们所有的标价都有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备过,也是明码标价,告知家长和学生。

  但是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相比学科培训,非学科的收费更难统一,教材更是多样且缺乏标准化,所以监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其中,明确主管部门进行分类管理成为关键。记者注意到,教育部近期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就提出,要指导各地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抓紧明确主管部门,实现常态化监管。

  集美大学文法学院老师 孟媛媛:要多部门联动,包括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分类地管理,精准化地把非学科类,分为体育类的、艺术类的、科技类的,做一个职责的区分。一方面减轻教育部门的监管整治的压力,另一部分可以更结合学科特点,做好市场的监测监管。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