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力弘扬特区精神 当好改革开放先锋

厦视新闻 2022-02-27 19:38:21

2022-02-27 19:38: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勇担新时代探路者使命,相继承担了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多规合一”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一批经验做法,成为“厦门样本”在全国复制推广。《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今天(27日)我们聚焦厦门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体制机制创新,与不断提升的口岸营商环境。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主动加强与国家战略对接、与全球贸易联通,如今经济外向度位居全国前列。厦门自贸片区自2015年挂牌以来,累计推出508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半数以上涉及服务贸易;厦门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形成供应链协同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筑生态圈的厦门模式;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文化保税业态”入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获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业务量位居全国第六。

最近,厦门自贸片区国际服务贸易产业园正式开园,启动项目“招商服贸创库”是招商集团在厦门打造的国家级双创基地,产业园还设立“国家服务贸易基金海峡西案投资总部”,用于扶持后续行业发展,目前园区首批入驻项目达到43个。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中心招商科科长 曾昭鹭:(产业园将)打造一个生态圈,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出去开展业务,我们给予一些租金补贴,还有入驻企业关于营收的一些奖励,更好地使产业得到聚集,这些(服务贸易)企业进来,可以帮助本地产业得到更好升级。

入驻项目代表、海尔国际细胞库福建中心总经理 韩颖硕:厦门是福建的窗口,而厦门自贸片区又是整个厦门市对外的一个窗口,今年主要目标就是在福建建立一个海尔生物科技运营中心,今年内我们会选择一家三甲医院,进行科研方向的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向海而生”、“以港立市”的独特优势,厦门逐步发展成为海、陆、空通达五洲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截至今年1月31日,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共开设163条,通达53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港口,成为我国唯一实现“海丝”与“陆丝”无缝对接的海陆枢纽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2017年突破1000万标箱的历史大关后逐年刷新纪录,2021年实现1204.64万标箱。

良好发展势头的背后,是多方合力持续打造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几年,自贸片区的负面清单政策,让市场开放度与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位于海沧的葵花籽油生产基地,是厦门自贸片区首个受益于负面清单的境外投资项目,也是目前大陆最大的全自动精炼葵花籽油生产线。

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国煌:得益于自贸区负面清单开放政策,我们项目从2017年4个亿的产值,已经提升了3.5倍,大概到了一年14个亿,今年还要持续投资,大概要将近2000多万(元),作为产线的优化还有提升。

制度创新引领改革开放。中国(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用5年时间完成了三次系统升级,口岸业务办理实现“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依靠信息化手段,厦门口岸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5到10分钟,船舶申报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5分钟,货物验放效率从3天缩短到最快6秒。在年度评选的“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厦门港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到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厦门改革“试验田”的路子越走越广,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宽。在一系列生动实践中,探索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企业,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十四五期间,厦门将继续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厦门口岸公共信息服务生态圈,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砥砺前行。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