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山海情!162名宁夏务工人员乘机抵厦
续写山海情!162名宁夏务工人员乘机抵厦
市人社局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破解用工难
劳务协作再深化,新春续写“山海情”。2月12日下午,162名宁夏务工人员乘坐飞机抵达厦门。这些务工人员将分别前往奥佳华、正新橡胶工业等企业工作,助力企业节后“开门红”。
据了解,这162名宁夏务工人员大部分是新来厦就业的人员。2月10日,市人社局会同市总工会、集美区、翔安区派出工作组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泾源县和银川市闽宁镇开展对口劳务协作对接工作,并携手相关重点用工企业招聘务工人员,做好春节后企业用工保障工作。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人社领域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的协作机制,本着“宁夏所需,福建所能,互惠双赢”的原则,积极推动落实闽宁劳务协作协议各项目标任务,在政策扶持、兑现补贴、劳动维权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协作,不仅打造了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百万移民增收致富新路,还有力保障了我市企业的用工需求。目前,我市已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稳定的劳务输出地,并在宁夏银川、固原、中卫、石嘴山建立劳务输入基地,推动实现企业定点招工常态化、人力资源输入储备化、用工信息发布及招聘网络化。2021年以来,我市新增宁夏来厦就业农村劳动力1386人,其中脱贫人口523人;开展结对地区脱贫人口技能培训32期1079人,首次来厦就业宁夏籍员工“以工代训”培训375人,创业示范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56人。此外,我市在帮扶中注重推动产业协作,从政策和服务上突出就近就地就业,吸纳帮扶农村劳动力3720人,脱贫人口2363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东西部劳务协作,预计将有1500位宁夏籍员工来厦就业。
去年帮助6014名宁夏劳动力就业
根据国家部署,2021年,厦门市对口帮扶地区调整为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泾源县和银川市闽宁镇。调整以来,市人社局有计划有组织强势推进对口劳务协作,创新政策举措,持续就业帮扶,突出技能培训,建立长效劳务协作机制,助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我市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劳动力6014人(含脱贫人口3320人)就业,其中在厦门市就业农村劳动力1386人,脱贫人口523人;在宁夏或到其他省份就业农村劳动力4628人,其中脱贫人口2797人。开展结对地区本地脱贫人口技能培训32期1079人,首次来厦就业的宁夏籍员工“以工代训”培训375人,创业示范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56人。主要做法有:
一是构建常态化劳务输入基地。在宁夏银川、固原、中卫、石嘴山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努力实现企业定点招工常态化、人力资源输入储备化、用工信息发布及招聘网络化。对确定为劳务输入基地运营机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输转宁夏籍务工人员首次来厦就业(指来厦就业之前1年未在我市办理就业登记和缴交社保),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奖励。
二是出台针对性就业培训政策。对宁夏闽宁镇、彭阳县、泾源县务工人员首次来厦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务工人员1000元/人的就业叠加补贴。对宁夏闽宁镇、彭阳县、泾源县脱贫人口在宁夏自治区内或者在宁夏自治区和福建省以外地区就业(非脱贫人口在宁夏自治区内或者在宁夏自治区和厦门市以外地区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经两地人社部门认定的组织输转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0元/人一次性输转补贴,非脱贫人口农村劳动力300元/人、脱贫人口600元/人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多层次、多方位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奖补政策支持,支持结对地区人社部门对本地脱贫人口开展技能培训,按照每人900元标准给予补贴;协助当地开展创业示范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按每人6000元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对首次就业的宁夏籍员工开展“以工代训”,按每人6000元给予补贴至企业,组织宁籍学生到协议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或稳定就业,按每人1000至1500元给予学生交通补贴和每人2000至2500元给予学校协作补贴。
三是做好常态化招工与“点对点”输送。每月指导我市各区向宁夏帮扶县、镇推送岗位需求信息,组织协调各区带企业赴宁夏对口帮扶地区招聘。采取包机、“直通大巴”、租用火车整节车厢等方式“点对点”组织输转宁夏籍务工人员来厦就业,做到输转人员“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一站式”将务工人员直接送往用工企业。同时,帮扶劳动力“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针对少数民族家庭观念较重及距离和气候等地理因素顾虑多的问题,帮扶中注重推动产业协作,从政策和服务上突出就近就地就业,吸纳帮扶农村劳动力3720人,脱贫人口2363人就近就地就业。
(记者:乔稚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