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春节不打烊”别玩“假动作”
“4天了,物流都没有更新。”“6天了,还在转运中心没发出来。”“快递确实发货了,但一直要揽收到初七?”……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夕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但在网上,不少消费者吐槽,自己的包裹在春节前就显示已发出,但春节快过完了也未收到包裹,质疑“春节不打烊”是否只是喊口号。
说是“快递不打烊,服务不断档”,实际上是“节前显示已发货,揽收却是在节后”;买的是新年礼品,可年都过完了礼品还没到……这未免让人想起日剧《四重奏》里的那句台词:比悲伤更令人悲伤的,是空欢喜。套用该句式,比失望更令人失望的,是白期待了。问题来了:光显示发货,不见派件,也能叫“不打烊”?
快递“春节不打烊”,这本就是市场与民生各执“供”“需”一端的双向奔赴,只是说,好事不应就那么“烂尾”、承诺不该成空头支票。这关乎市场信用,也关乎服务能力。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就地过年”成了许多外出务工者的通行选择,网上买年货也成了不少城乡居民的年关操作。在此背景下,很多电商、快递企业顺势推出“不打烊”服务,确实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特定时段的寄递服务空档,满足了人们节日期间的寄递需求,保障了防疫和民生物资的畅通运输。
但就目前看,有些快递企业当初高调宣布的“春节不打烊”,在落地过程中大打折扣。像快递显示发货却一直在无人派件状态,就跟此前国家邮政局的春节期间“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要求不符,也让所谓便民举措沦为了口惠而实不至的噱头。而部分消费者期待落空后的糟心闹心,难免成为质疑相关快递企业无诚信无诚意的反向助推力。很多网友表示,说到就该做到,若是没法保证及时送达,那还不如该打烊打烊,免得让人“先期望后失望”。
说到这,很多快递企业或许也觉得冤:快递服务“春节不打烊”没完全落到实处,不是自己有意为之,是现实所困——它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比如,今年春节期间的货量比去年同期要多;比如,物流涉及电商、仓库、驿站等各个环节,有些驿站关门或仓库放假,会导致快递员在末端派送效率大幅降低;比如,有些地方春节时的交通管制,会降低时效;比如,快递企业允诺的加班费,抵挡不了很多快递员回家过年的意愿。
这些情形真实存在,考虑到快递物流服务的供需状况在春节期间会短暂“失调”,处在末端的用户对过年时的配送时效降低,该有起码的理解与包容。
可这不意味着,快递企业没有改善的空间。“不打烊”的确不等于所有地区、时段的快递服务都能像平常那样,但既然快递企业用这类口号调高了用户预期,就该尽量做好保障寄递服务的相关预案,就算有的包裹没法及时配送,也可以提前明确告知。
具体来说,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网店店铺应做好信息同步,哪个区域在什么时段揽件派件忙不过来,导致配送可能延迟,不妨在消费者网购环节就发出相应的告知和提示,让消费者在明晰预期下决定是否还要下单,避免“年货早早买了却迟迟不到”的尴尬局面。
此外,在智能物流仓配网络已成型的情况下,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宜及早根据快递运力供需的大数据监测预测,对“不打烊”的但属例外情形做出说明,并在消费者下单时加以提醒。
值得一说的是,有些快递员反映,他们之前响应号召在春节期间加班,公司年前许诺的加班费用,到了年后并没兑现或是打了折扣,这让他们今年不愿再被“忽悠”。鉴于此,某些快递企业在保障员工加班激励上理应落实落细,多些“许之必做”,少开空头支票。
无论如何,快递“春节不打烊”该成“真福利”,而不能成“假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