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只此青绿》,实现了一场“艺术通感”
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刷屏了!当青衣高髻的舞蹈演员翩翩起舞、缓缓而行,那股内敛、悠长的古典韵味实在让人心神荡漾。节目一播完,《只此青绿》就跃上各大社交平台,被观众们热烈追捧。
《只此青绿》一共有“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我们在春晚舞台上看到的只是其中一段,但这一鳞半爪已经让人十分惊艳了。在此之前,《只此青绿》登上过B站的跨年晚会,当时就破圈了。
《只此青绿》之所以火爆,重要原因是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意境还原。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其实已经提供了相当成熟的艺术母本,其设色之精妙、构图之磅礴、意蕴之丰厚,本身就是极大的审美享受。《只此青绿》对图画意境几乎进行了一比一再现,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舞剧很自然地共享了图画的审美层次。
当然,《只此青绿》也做了创新,在细节处下足了功夫。比如舞蹈动作和演员神态,极大地淡化了情绪,反而是东方式的内敛与温婉;高耸的发髻与蓝绿相间的服装,也是对层峦叠嶂的象征性表达,这些都很是让人眼前一亮。主创团队也非常敬业,据报道,从首演到巡演,创作团队一直收集观众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这种精雕细刻的功夫,从舞台上令人窒息却又分毫不差的表演效果就能窥见一二。
在笔者看来,《只此青绿》最可贵一点就是继承了“艺术通感”的传统精神。艺术门类多元,但中国文化向来强调调和艺术之间的物理差异、达致内核精神的贯通。比如,传说唐代吴道子的画和裴旻的剑舞就曾相互启发,杜甫写下过“舞蹈诗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张彦远说“书画一律”,苏轼说“诗画本一律”,这些都是古人的一种艺术理想——不同艺术方式却有着同源通感的艺术表达。
因此,《只此青绿》主创团队说“几乎看遍宋代的诗词、绘画”,这种努力既是可贵的,也是必要的。受限于时代条件,今天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几乎都是静态的视觉艺术,我们看不到古代的影像,也听不到古代的音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恰恰有赖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把这种审美风格、文化意趣涵化到当代的艺术门类里去,从而化静为动,化眼观目视为身心沉入。《只此青绿》就成功地实现了这种艺术转化,诗剧和图画,本质上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却实现了气脉上的贯通。
其实,近些年出圈的传统文化演出有不少,这些让人身临其境的“穿越”总是让人十分激动。风华绝代的传统文化是个“无尽藏”,留下了取之不尽的艺术素材,如何把青灯古卷变为符合当代技术水准的流光溢彩,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在这方面《只此青绿》等作品做了极好的表率,我们也期待更多这样的佳作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