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很快就到,大伙儿信心满满!”

学习小组 2022-01-31 19:40:21

2022-01-31 19:40:21

【学习小组按】

心系家国万千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

新春将至,沿着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我们看到冬奥场馆做好准备、企业生产开足马力、农民兄弟辛勤耕耘、基层官兵苦练本领、科研人员锐意创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满怀壮志豪情,发展日新月异。

2022年,又是一个龙腾虎跃的好年景。从1月29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欣欣向荣的中国”系列报道,与海内外读者一起重温暖心场景,触摸发展脉动,感受神州大地的崭新气象,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片

走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冬奥很快就到,大伙儿信心满满!”

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习近平

图片

2021年1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图为18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同赛场保障工作人员、运动员、教练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7条雪道蜿蜒而下。这里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远远望去,整个赛场恰如她极富诗意的名字——“雪飞燕”。

“从去年11月15日启动,到现在奋战了2个月,赛道造雪基本完成啦!”1月15日,坐在驶往山顶出发区的缆车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团队负责人吕泓佑,用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眼前的美景,由于闭环管理,他只能接受视频采访。山上朔风凛冽,却丝毫不减他从屏幕中传来的豪情:“冬奥很快就到,大伙儿信心满满!”

2021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考察调研时指出,高山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要强化各方面安全保障,抓好管理团队、救护力量和设施维护队伍建设,完善防疫、防火、防事故等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时隔一年,“雪飞燕”振翅待发,和所有冬奥会场馆一样,已经做好了准备。

“总书记的话,深深印在每个人心里”

高山滑雪是冬奥会中最具挑战性的雪上极限项目,对赛道要求极为苛刻——为了让每一名运动员都能在雪道上安全高速滑行,雪道表面必须保持“冰状雪”的结晶状态。

一切从零开始。山地运行团队全球揽才,组建中西合璧的国际化团队,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条符合冬奥标准的高山赛道。

7条雪道全长9.2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达900米,最大坡度接近70%;在高寒环境下工作;身旁是数百米深的悬崖……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建设和维护难度,难不住这群活力四射的“雪上飞虎”。

压雪车缓缓前行,造雪机阵阵轰鸣……去年冬天以来,造雪团队每天两班倒,24小时“在线”,披星戴月成了工作常态。承担注水任务的队员,每天清晨7点前就到山顶浇水,为雪道增加硬度,一干就是一整天。

“坐在压雪车里,风雪中紧握方向盘,一边盯着雪道,一边留意仪表盘上的数据。”压雪车司机张恺讲起高难度作业,记者听着都觉得紧张。

“可每当做完一条赛道,站在下面往上看,就特有成就感。”张恺说,“中国人做出了世界级的高山滑雪赛道,我们能不骄傲嘛!”

更让人骄傲的,还有这里无处不在的“绿色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山滑雪中心考察调研时特别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吕泓佑说,“总书记的话,深深印在每个人心里。”

高山巍峨,云海隐现,雪道逶迤。小海陀山稀有的低海拔高山草甸得到了修复,物种丰富的山林构成赛道边的风景,野生的中华斑羚依然在山那边活动。雪季过后,融化的雪水和雨水将通过雪道两侧的排水渠汇流至下游塘坝内,转化成为赛道绿化和下个雪季的造雪用水……“雪飞燕”与小海陀山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是中国“绿色办奥”的缩影。

1月13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前)》发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分别通过视频表示祝贺。他们认为,北京冬奥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充满了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征服小海陀,我们志在必得!”

冬奥开幕在即,24岁的高山救援队副队长黄磊,身负20多公斤的救援背包、操控身形巨大的救援船,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训练。

“冬奥会比赛时,4名队员组成一个救援小队。”黄磊说,“一旦赛场上发生意外,指定点位的救援队员将在第一时间赶到,快速进行急救和转运。”

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运动员从山顶滑下时,速度可达每小时130公里左右,观赏性与危险性并存。减少事故和受伤风险、确保第一时间救援,关系到赛事成败。

与黄磊等救援队员并肩作战的,还有一群“滑雪医生”。他们来自北京市多家医院,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滑雪技艺高超。在去年的冬奥测试活动中,有位残疾人运动员肩关节脱位,就得到了中国“滑雪医生”及时救援。

“这名运动员常年在国外比赛,对医疗救援流程很了解,但对初次亮相的我们还不够信任。”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袁强医生说,“经过耐心沟通,我们成功为他进行了复位,等到测试活动结束撤离赛场时,这名运动员及其教练都对我们依依不舍。”

“北京冬奥会的赛场救援和医疗水平,一定是国际领先的,能让每名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状态。”袁强说,这是“滑雪医生”共同的心愿。

从“雪飞燕”到“雪游龙”“冰丝带”,中国冰雪运动人才正在迅速成长。“总书记来考察调研时,我向总书记汇报说,现在我们有了‘山一代’,未来会有‘山二代’‘山三代’。”吕泓佑说,“北京冬奥会后,我们还要开动脑筋搞创新,把可持续发展这道题解答好。”

一流的赛道、安全的保障,让冰雪健儿信心十足。

中国冰雪运动过去“冰强雪弱”,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队仅有2名队员取得高山滑雪项目参赛资格;如今“冰强雪壮”,经过4年艰苦训练和科学备战,中国高山滑雪队成功实现了北京冬奥会11个小项“全项目参赛”的目标。

“总书记希望大家科学训练,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太暖心了!”一位受访的中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说,“冬奥赛道的难度确实名不虚传;不过,征服小海陀,我们志在必得!”

“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筹备工作时讲的这番话,让即将走上冬奥赛场的中国冰雪健儿们意气风发。

“3亿人上冰雪,有咱的一份力量!”

如果没有北京冬奥会,小海陀山下的“85后”小伙朗恩鸽或许还是一个羊倌。“家门口的冬奥会改变了我的人生。”他说。2017年,热爱滑雪的朗恩鸽和村民组建延庆海陀农民滑雪队。4年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拔地而起,农民滑雪队队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70多人。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搞上去,在3亿人中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

“3亿人上冰雪,有咱的一份力量!”朗恩鸽自豪地说,冬奥会期间,农民滑雪队一大半队员都要投身志愿服务。平时,他们在周边雪场就业,还定期走进学校开展滑雪运动义务培训。冬奥会后,高山滑雪中心将向大众开放部分雪道。能够在世界顶级赛道上一展身手,队员们甭提多兴奋了!

在冬奥会筹办带动下,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居民参与率达24.56%,“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目前,冬奥场馆均已实行闭环管理。自1月9日起,新华社记者张逸飞就和同事入住了闭环酒店。“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核酸检测。在主新闻中心,智慧餐厅由机器人‘大厨’烹饪、送餐,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在闭环内工作采访非常安心。”张逸飞说,“身处美丽的场馆、安全的环境,我们媒体记者会讲好冬奥故事,把比赛盛况传到全世界!”

冬奥脚步越来越近,中国的冬奥氛围越来越浓。在天安门广场,巨型冬奥中国结和冬奥主题花坛陆续亮相,新春年味与冬奥韵味交融,人们纷纷打卡拍照;身披“瑞雪迎春”涂装的冬奥列车穿行在长城脚下;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印有五环标识的奥运车道已经启用;各地群众用不同方式表达着对冬奥的美好祝福……

“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道出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心声。“双奥之城”必将创造新的精彩、非凡、卓越!

一起向未来!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