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的力量》之文化铸魂篇: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文化的滋养,不仅来自我们悠远的历史、深厚的土地,也来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艰辛卓绝的抗争与奋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理念和革命文化,是现代中国最为夺目的文化景观。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郭建宁】
我们讲的文化自信,它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这三者的统一。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20世纪前后的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由器物而制度而文化,肇始于“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如何才能实现涅槃重生?
1915年,蔡元培时期的北大,聚集着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他们以《新青年》的电闪雷鸣,震颤着“铁屋子”里沉默的大多数。
继而,距今百年的“五四运动”在响雷中炸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
由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民族精神的重造”成为现代文学的深沉叙事——“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鲁迅的博大、冷峻和深刻,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广度和深度,标注了现代语文的壮阔和深远。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浴火重生。无数中华儿女汇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着全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昂、不屈不挠的英雄凯歌……
这是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
【同期声:电影《赵一曼》片段】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赵尚志、赵一曼纪念碑,这是东北抗联烈士的纪念碑林;同时,它又是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我国唯一一家涵盖整个书法发展史的综合性碑刻书法文化博物馆。
以碑刻书法文化传递抗联精神,以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承载红色血脉,承载斯文血性,承载东方特有的审美理想和人文关怀,承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种更加深沉、更为广远的爱国主义情感表达。
【采访: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馆长 何树岭】
我们在建设碑林,当初就是想弘扬抗联精神,弘扬抗联文化。
如今,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奇特的一所大学了。时间很短,从1937年到1946年,仅存在8年零11个月;这几乎是一所流浪的学校,由京津出发,一路向西南,驻足长沙半年后,又集体跋涉三千里,最后落脚昆明;这是三所学校的合并,汇集了中国最杰出的老师,聚拢了中华最优秀的学子。
这也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苦难的一所大学,地处西南边陲,建筑大师梁思成夫妇设计的教学楼,屋顶全用稻草铺盖;教授的薪金没有保障,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为救助生病的妻子,冒充乞丐去菜市场捡菜叶;这里依然危机四伏,敌机不时扔下炸弹,“跑警报”成了必备功课……然而他们始终刚毅坚卓,不忘初心,始终背负着同国家民族共命运的时代使命,以百折不挠的学术创新和孜孜不倦的钻研学习,为民族国家的复兴保留下文化科学的种子;而834名学生则主动请缨,直接奔赴抗战前沿,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著名现代诗人穆旦,正如校歌里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这就是由清华、北大和南开在民族危亡之际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这里走出的3000多名学生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00多位两院院士……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人类文明的绚烂瞬间。
淬火成钢的坚强意志、坚如磐石的坚贞信念、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在前赴后继的抗争中代代相传,熔铸成一个民族集体性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血脉。
汹涌波涛激扬红船精神,丛山翠竹孕育井冈山精神,雪山草地熔炼长征精神,宝塔窑洞生长延安精神,赶考路上锤炼西柏坡精神……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时代的激流中奋进,在复兴征程中铸就了崇高的信仰理想,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交相辉映,正是我们走向复兴最宝贵的文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