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生活圈 “圈”出新生活(三):探索社区公益生产模式 弘扬睦邻互助新风尚
继续来看《便民生活圈 “圈”出新生活》系列报道。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仅是商圈的打造、基础设施的完善、便民服务点的设置,还包含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市民素质的同步提升。今天我们一同到同安祥平街道和思明莲前街道的社区去看一看,那里是如何为市民群众打造更加便利温馨的生活环境的。
探索社区公益生产模式 弘扬睦邻互助新风尚
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社区有自己的一套做法。社区探索出的“公益生产模式”,能让辖区内的居民和商家同时受益。一方面,社区通过摸排辖区内居民的需求,整合问题清单,引进相应的商家提供各类公益服务;另一方面,商家也能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反哺”。社区会联合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商家进行考核评分,考核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的次数、人数等。分数高的商家将被授予“诚信商家”称号,不仅能获得奖励,还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早教中心园长 陈鑫:我们首先做了公益早教课,每个月都有十来个(孩子)过来这边体验上课,上完之后感觉不错,然后(家长)就会来我们中心了解我们的课程,增加了我们的一些客户来源。
目前,社区已有八十多家商户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近20个公益服务项目。
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社区居民 章水英:社区的活动我一般都会参加,剪头发也经常有,服务很好。
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社区党总支书记 林方圆:有爱心帮扶、有公益早教,还有一些便民服务的理发,还有托幼。接下来会提供一些(幼儿)午餐、午睡的服务,让居民工作之余没有后顾之忧。
培育各类服务组织 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最近,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联合培训机构办起了“幸福学堂”。首期烘培课就吸引了不少妈妈们前来参加。
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居民 马小丽: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像我们全职宝妈,给孩子做一些吃的也很好,我觉得社区福利也越来越多了。
除了引进机构为居民提供特色服务,前埔南社区还依托社区里的关爱中心,组建吸纳了20多支近邻服务队,开展早教、助学、助老等一系列志愿活动。
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志愿者 王春霞:我们的服务(范围)很广,一周2至4岁的至少有一次学龄前的早教,一年有六次一对一帮扶,(帮老人)过生日,带他去玩,到家里面去关照他,独居老人、失独老人这一块我们都有对接。
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党委书记 丁芳:接下来我们针对亲子家庭,也开展家庭亲子院,还有亲子小屋等一系列的平台。今年我们还有三个小区会进行老旧小区的改造,希望接下来以打造近邻便民服务圈为契机,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居民的生活品质,也进一步增强我们居民的满意度跟幸福感。
作为外来人口集中的新兴社区,集美区杏滨街道康城社区在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中,也不忘“邻里和谐,幸福快乐”的自治目标。社区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厕卫生管理,并引导企业设立垃圾回收站点,增加回收次数。同时围绕敬老、济困、扶幼、助残、医疗等居民需求,逐步建立便捷高效的近邻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