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上路台湾传统产业伤很大 石化产业首当其冲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月1日正式上路,台湾岛内各界普遍关注。舆论认为,在这一波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合作中,台湾地区未能加入,经济势必受到冲击,民进党当局押宝由日本主导的CPTPP,到头来恐将落得“两头空”。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其中没有台湾地区。尽管民进党当局声称,台湾地区对RCEP会员出口七成免关税,但剩下的三成大多是传统制造业,包含机械、钢铁、石化、纺织,这些占台湾所有制造业员工七成,制造业又占台湾地区全部就业人口三成。分析认为,未来传统制造业可能要到东南亚或大陆设厂,才能降低关税,而这势必造成台湾劳工失业、长期低薪。对此,亲民党党务顾问黎建南表示,岛内石化业者对此尤其担忧,台湾无法加入RCEP,未来石化工业恐将全部倒闭。
台湾时事评论员 黎建南:石化厂,整个越南,它们在这个地方免关税的话,台湾的石化怎么跟它们竞争,你没办法竞争的话,市场就是没有的,市场没有就没有办法生产,就没办法顾很多劳工,是不是就会造成很多失业,会不会造成台湾社会上一个问题。
台湾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 陈一新:每一个成员国或地区(都享受),假设别人都是3%,台湾地区是5%就完蛋,就吃亏了,东西就不好卖了,你的产品(质量)没有比别人高很多,但价钱却别人多出一点关税,那在竞争力上就差很多了,所以这是对大家来讲最大的冲击了。
台湾“一带一路”经贸促进协会理事长汪诞平指出,RCEP生效,不仅宣告民进党当局的所谓“新南向”政策正式失败,更重要的是,在RCEP的背景下,中日、日韩首次达成自贸安排,互降关税,互相开放市场,东北亚经济因此整合,这些利好台湾不但没份,还要面临新挑战。
台湾“一带一路”经贸促进协会理事长 汪诞平:台湾地区的主要竞争对象就是韩国,在大陆,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产品有大概80%是重叠的,在这种情况下,RCEP生效之后,对台湾的厂商台湾的产业来讲,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对于这一切,民进党当局以鸵鸟心态应对,天真地寄望靠进口莱猪来押宝CPTPP作为对冲。对于绿营的一厢情愿,岛内评论认为,以目前两岸与国际的情势来看,台湾地区没有加入CPTPP的可能性。有民代更一针见血指出,政治挂钩太深,民进党当局单边“押宝”,恐让台湾地区陷入“两头空”的困境。
台湾时事评论员 黎建南:莱猪也进来了但是CPTPP不能参加,最后又发现 RCEP台湾又被抛在门外,关键就在两岸关系,如果你不承认你是中国人,当然被排除在外。
有评论指出,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台湾地区无论是加入RCEP,还是CPTPP,基本前提就是处理好两岸关系,需要两岸的沟通协商,作出安排才有可能。但现在看不到民进党当局在这方面有任何的努力,甚至是刻意回避关键问题,因此,前景都不乐观。
【点屏】站在RCEP外 绿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台湾被排除在RCEP之外,引发各方讨论,尽管经贸界预期将对传统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但民进党当局却刻意回避与淡化,这种态度,引来批评声浪。各方观点,请禹霏带来梳理。
台湾中时新闻网刊发的快评文章中,用“酸葡萄心理”形容民进党当局刻意贬低RCEP的行为,文章犀利批评道:绿营不要因为内心将CPTPP定位成高大上,就将RCEP贬低为矮矬穷;商贸经济才是维系生存命脉核心关键,百工百业有钱赚才是硬道理,眼睁睁看到企业被排拒在外,岂有面目对乡亲?
台湾未能加入RCEP,传统产业恐将遭遇冲击。目前,机械制造业占台湾出口比重的三成,以工具机业为例,2020年台湾出口的主要增量都来自大陆市场,这不仅与大陆是疫情后恢复最快的经济体有关,也跟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有关系。对此,有台商就感叹说,好在还有ECFA。华夏经纬网评论员言未央指出,RCEP正式生效后,对台湾经济带来冲击是可以肯定的。而ECFA则是大陆留给台湾经济发展的“窗口期”,不至于使台湾经济遭受到重创。但这个“窗口期”能够保留到什么时间,取决于两岸局势最终的发展变化。
香港《中评社》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台湾地区在无法加入RCEP和CPTPP的情况下,两岸关系对台湾更为重要,民进党当局应该在两岸关系的改善上寻找突破口,而不是反向操作恶化两岸关系,至少应积极维护和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
